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一般认为,西学东渐是指西方学术思想和文明成果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这种潮流不断加强,期间涌现了许多代表性人物。阅读下表:
| 人物 编号 |
人物 |
人物速写 |
人物编号 |
人物 |
人物速写 |
| ① |
梁启超 |
号称“冰室主人”,曾拜“南海先生”为师 |
⑤ |
林则徐 |
民族英雄,领导了“虎门硝烟” |
| ② |
李鸿章 |
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被指为“卖国贼” |
⑥ |
康有为 |
广东南海人,著有《孔子改制考》一书 |
| ③ |
魏源 |
著有《海国图志》一书 |
⑦ |
李大钊 |
曾任北大图书馆主任,著有《庶民的胜利》一书 |
| ④ |
陈独秀 |
《新青年》的创办者 |
⑧ |
曾国藩 |
创建了“湘军” |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从对“西学东渐”的认识和实践的角度,将上述人物分为A、B、C、D、四类。
(2)概述这四类人物所代表的派别对学习西方的态度主张。
(3)结合上述人物的实践经验和教训,谈谈今天我们应当如何对待外国文化尤其是西方文化?
2011年7月19日,美国众议院以234:190票通过削减6万亿美元的财政开支法案,该法案旨在针对目前及未来的开支采取限制性措施。不过,这一法案在很大程度上仅具有象征性意义,因为它根本不可能在参议院获得通过。总统奥巴马更明确表示,他将否决这一法案。从中获取的有关美国政治的信息不包括
| A.国会由参众两院组成 | B.总统可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 |
| C.参众两院可各自反对对方的法案 | D.总统拥有最高的立法权和行政权 |
2000年美国总统大选,共和党候选人布什和民主党候选人戈尔在决定命运的几百张选票上发生争议,最后把官司打到了联邦最高法院。后者一锤定音,解决了长达36天的总统难产危机。这段材料()
| A.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 B.表明司法权实际上高于行政权 |
| C.显示最高法院掌握立法权 | D.说明总统人选与选民意愿无关 |
中国明朝的内阁与英国的责任内阁在性质上的根本区别是()
| A.决策机构\咨询机构 | B.咨询机构\决策机构 |
| C.首辅有决策权\内阁大臣拥有建议权 | D.皇帝的内侍机构\行政机构 |
“经过20多年的起义、军事专政等风风雨雨之后,到了(17世纪)60到80年代,英国中下层人民既没有自己的组织,贵族、资产阶级也对暴力流血深感畏惧。”材料主要说明了英国()
| A.“光荣革命”发生的必然性 | B.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必然性 |
| C.选择君主立宪制的必然性 | D.进行1832年议会改革的必然性 |
希腊古典时期,“雅典的全部人口中,公民约为16万人,外邦人大概不超过10万人,奴隶至多不超过14万人。”就此蕴含的信息,有人归纳出如下几点:当时雅典有小国寡民的特点;当时雅典处于奴隶社会时期;公民等级最高,外邦人等级最低;这三类人在当时的雅典三足鼎立。其中解读有误的有()
| A.一点 | B.两点 | C.三点 | D.四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