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杨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用“/”为文中画线句子标出停顿。(标4处 2分)
令 作 诗 不 能 称 前 时 之 闻 又 七 年 还 自 杨 州 复 到 舅 家 问 焉。解释下列加下划线的词语。
(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 (2)邑人奇之( )
(3)日扳( )仲永环谒( )于邑人翻译下列句子。
(1)父利其然也
(2)泯然众人矣
第三段说理部分点明了方仲永“卒之为众人”的原因是 “ ”,通过这一段议论,作者强调了 。本文在写法上的特点是 。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小题。
艾子有孙,年十许,慵劣不学,每加榎楚①而不悛②。其子仅有是儿,恒恐儿之不胜杖而死也,责必涕泣以请。艾子怒曰:“吾为若教子不善邪!”杖之愈峻。其子无如之何。
一旦,雪作,孙抟③雪而嬉,艾子见之,褫④其衣,使跪雪中,寒战之色可掬。其子不复敢言,亦脱其衣跪其旁。艾子惊问曰:“汝儿有罪,应受此罚,汝何与焉?”其子泣曰:“汝冻吾儿,吾亦冻汝儿。”艾子笑而释之。
(选自〔明〕陆灼《艾子后语》)
【注释】①榎(jiǎ)楚:分别是灌木的名字,古代常用来做为刑具,这里指用木条或棍棒抽打。
②悛(quān):悔改。③抟(tuán) :同“团”,把散碎的东西捏聚成团。④褫(chǐ):剥夺。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其子仅有是儿()②责必涕泣以请()
③杖之愈峻()④其子不复敢言()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艾子笑而释之
A.得而腊之以为饵 | B.朝而往 | C.而吾以捕蛇独存 | D.黑质而百章 |
请根据要求,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
(1)孙抟雪而嬉(标在动宾之间)
(2)寒战之色可掬(标在主谓之间)翻译下列句子。
(1)吾为若教子不善邪?译文:
(2)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译文:艾子最后为什么“笑而释之”呢?请结合文章,用自己的话阐述理由。
阅读秦观《精骑集序》,完成小题。
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暗疏①之,亦不甚失。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饮酒者游。旬朔之间,把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
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②,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时十一二。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③,掩卷茫然,辄复不省。故虽然有勤劳之劳,而常废于善忘。
嗟夫!败吾业者,常此二物也。比读《齐史》,见孙搴答邢词曰:“我精骑三千,足敌君羸卒数万。”心善其说,因取“经”“传”“子”“史”事之可为文用者,得若干条,勒④为若干卷,题曰《精骑集》云。
噫!少而不勤,无如之何矣。长而善忘,庶几以此补之。
【注释】①暗疏:默写。②自惩艾:告诫自己注意改正错误。③寻绎数终:从头到尾翻寻数次。④勒:编辑。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辄复不省()②然负此自放()
③心善其说()④殆不如曩时十一二 ()
(2)下列各句中“而”的用法与其它三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A而常废于不勤 B少而不勤 C而聪明衰耗 D而常废于善忘.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喜 从 滑 稽 饮 酒 者 游翻译下列句子。
我精骑三千,足敌君羸卒数万。
(2)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把他编写的古代散文集命名为“精骑集”,其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文言文,完成小题。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①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②,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③。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④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⑤深矣,常有以自下⑥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
其后夫自损抑⑦。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
[注]①御:马夫。 ②驷马:四匹马拉的车。 ③去:离开,这里指离婚。 ④相:担任国相。⑤志念:志向和思考的东西。⑥自下:谦虚。⑦自损抑:克制自己,保持谦卑。(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从门间而窥( )(2)晏子怪而问之( )
(3)夫问其故 ( )(4) 晏子荐以为大夫( )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为”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晏子为齐相
A.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 B.缚者曷为者也 |
C.二虫尽为所吞 | D.生于淮北则为枳 |
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划一处。
其 御 之 妻 从 门 间 而 窥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2)既而归,其妻请去。这段文字主要写了车夫和他的妻子,请选择其中一个人物加以评论。
阅读《庄子欲刺虎》,完成小题。
庄子①欲刺虎,馆竖子②止之,曰:‘两虎方且食牛,食甘必争,争则必斗,斗则大者伤,小者死,若从伤而刺之,一举必有双虎之名。卞庄子以为然,立须③之。有顷,旋两虎果斗,大者伤,小者死。庄子从伤者而刺之,一举果有双虎之功。
【注释】①庄子:此指卞庄子,春秋时鲁国的勇士。②馆竖子:旅馆的童仆。竖子,对人的蔑称。③须:等待。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庄子欲刺虎 ( )②两虎方且食牛 ( )
③争则必斗 ( )④两虎果斗 ( )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馆竖子止之
A.至之市 | B.是吾剑之所从坠 |
C.观之正浓 | D.故时有物外之趣 |
用“/”为下面的句子断句(划一处)。
馆竖子止之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卞庄子以为然,立须之。
译文:
(2)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译文:试说说《庄子欲刺虎》这则故事给了我们哪些有益的启示。
王翦将兵
王翦者,频阳东乡人也。少而好兵,事秦始皇。
秦将李信者,年少壮勇,尝以兵数千逐燕太子丹至于衍水中,卒破得丹,始皇以为贤勇。于是始皇问李信:“吾欲攻取荆① ,于将军度用几何人而足?”李信曰:“不过用二十万人。”始皇问王翦,王翦曰:“非六十万人不可。”始皇曰:“王将军老矣,何怯也!李将军果②势壮勇,其言是也。”遂使李信及蒙恬将二十万南伐荆。王翦言不用,因谢病,归老于频阳。龟信攻平与,蒙恬攻寝,大破荆军。信又攻鄢、郢,破之,于是引兵而西,与蒙恬会城父。荆人因随之,三日三夜不顿舍③,大破李信军,秦军走。
始皇闻之,大怒,自驰如频阳,见谢王翦。曰:“寡人以不用将军计,李信果辱秦军。今闻荆兵日进而西,将军虽病,独忍弃寡人乎!”王翦目:“大王必不得已用臣,非六十万人不可。”始皇曰:“为④听将军计耳。”于是王翦将兵六十万人,始皇自送至灞上。
王翦果代李信击荆,大破荆军。
【注释】:①荆:楚国。②果:果断。③顿舍:停止。④为:惟。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少而好兵 (2)何怯也
(3)度用几何人而足 (4)将军虽病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遂使李信及蒙恬将二十万南伐荆
答:下列选项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信又攻鄢、郢,破之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
B.始皇以为贤勇咨臣以当世之事(《出师表》) |
C.王翦言不用,因 谢病安陵君因 使唐雎史于秦(《唐雎不辱使命》) |
D.归老于频阳试用于昔日(《出师表》) |
你怎样看待王翦由“谢病”而重新“将兵”大破“荆军”的举动?试结合文段作简要分析。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