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测温物质 |
凝固点/℃ |
沸点/℃ |
水银 |
-39 |
357 |
酒精 |
-117 |
78 |
(1)为完成实验,表中的数据表明,选用的温度计的测温物质应为 。
(2)在甲图中,我们在组装器材时,应该先固定铁圈 。温度计刚插入热水时,管壁模糊,很难看清示数,原因是 。
(3)某实验小组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如图甲、乙所示,图中 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
小琳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发现:当光由空气沿半圆玻璃砖边缘垂直射入圆心处发生反射和折射时,不断加大入射角会发生折射光消失而反射光却变得更亮的情况,如图所示,老师告诉他这是光的全反射现象。课后,小琳查到光从玻璃射向空气时的一些数据如下表:
入射角 |
0° |
10° |
20° |
30° |
40° |
41.2° |
41.8° |
42° |
折射角 |
0° |
15.2° |
30.9° |
48.6° |
74.6° |
81° |
90° |
/ |
反射能量 |
5% |
7% |
26% |
43% |
77% |
84% |
100% |
100% |
表中数据说明:
(1)光从玻璃斜射向空气时,折射角、反射能量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当入射角达到°时,反射能量达到100%,就发生了全反射。
(2)根据光路可逆原理,当光从空气斜射向玻璃时,折射角入射角(选填“大于”或“等于”或“小于”);
电流做功跟电压、电流和通电时间三个因素有关。陈鑫同学要通过实验探究电功跟电压的关系,她选用的部分器材如图所示。其中甲、乙两容器完全相同,电阻丝R1、R2的阻值不同。
(1)为了控制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R1或R2的连接方式是。
(2)在该实验中选用两根阻值不同的电阻丝,其目的是。
(3)在这个实验中,陈鑫是通过观察比较来比较电流做功的多少。
下列实验中也用到这种思想和方法的是。
A.研究电流时,将它比作水流 |
B.根据小磁针偏转判断是否存在磁场 |
C.研究物体受几个力作用时引入“合力” |
D.研究光的直线传播时引入“光线” |
(4)烧瓶中不装水而装煤油,是因为。
如图所示,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把杠杆支在支架上,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位置平衡。这一调节的目的是便于在杠杆上直接测量 。
(2)如图甲所示,在杠杆右边B处挂两个相同的钩码,要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杠杆左边A处挂个相同的钩码。
(3)如图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在C处竖直向上拉,当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时,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原因是。
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活动中:
(1)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 环境中进行(选填“明亮”或“黑暗”)。
(2)该实验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因为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B蜡烛,是为了能确定像的 ; 选取两支相同的蜡烛,目的是为了比较 。
(3)点燃A蜡烛,在玻璃板的另一侧慢慢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为止,说明像与物的大小相同。如果将蜡烛A远离玻璃板,则像将玻璃板。
(4)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虚实,先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原位置上放一光屏,发现在光屏上 ,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如图所示,是“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实验装置。铜棒ab、灵敏电流计、开关组成闭合电路。
(1)闭合开关后,使铜棒ab竖直上下运动,灵敏电流计指针(填“能”或“不能”)发生偏转。
(2)使铜棒ab向左运动和向右运动时,灵敏电流计发生偏转且偏转的方向不同。这说明:在磁场方向一定时,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导体运动有关。
(3)利用上述现象制成了如图的手摇发电机模型,把它和灵敏电流计组成闭合电路,慢慢摇动手柄,观察到指针左右摆动。这表明该发电机模型发出的电是
(选填“交流电”或“直流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