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图中给出的是用螺旋测微器测量一金属薄板厚度时的示数,此读数应为   mm

(2)实验室内有一电压表,量程为150mV 内阻约为150Ω 。现要将其改装成量程为10mA 的电流表。为此,实验室提供如下器材:干电池E(电动势为 1.5V ),滑线变阻器Rˊ,电流表(有1.5mA , 15mA 与150mA 三个量程)及开关K。
对电流表改装时必须知道电压表的内阻。可用图示的电路测量电压表的内阻。在既不损坏仪器又能使精确度尽可能高的条件下,电路中的电流表应选用的量程是          。若合上K,调节滑线变阻器后测得电压表的读数为150mV,电流表的读数为1.05mA,则电压表的内阻RmV        Ω。(取三位有效数字)

科目 物理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测电源电动势E及电阻R1和R2的阻值。实验器材有:待测电源E(不计内阻),待测电阻R1,待测电阻R2,电流表A(量程为0.6A,内阻不计),电阻箱R(0-99.99Ω),单刀单掷开关S1,单刀双掷开关S2,导线若干。

①先测电阻R1的阻值。请将小明同学的操作补充完整:闭合S1,将S2切换到a,调节电阻箱,读出其示数r1和对应的电流表示数I,,读出此时电阻箱的示数r2。则电阻R1的表达式为R1
②小明同学已经测得电阻R1=2.0Ω,继续测电源电动势E和电阻R2的阻值。该同学的做法是:闭合S1,将S2切换到b,多次调节电阻箱,读出多组电阻箱示数R和对应的电流表示数I,由测得的数据,绘出了如图所示的1/I-R图线,则电源电动势E=V,电阻R2Ω。

(1)如图甲所示,是用包有白纸的质量为1.00kg的圆柱棒替代纸带和重物,蘸有颜料的毛笔固定在电动机的飞轮上并随之匀速转动,以替代打点计时器。烧断悬挂圆柱棒的线后,圆柱棒竖直自由下落,毛笔就在圆柱棒面的纸上画出记号(如图乙所示)。设毛笔接触棒时不影响棒的运动,测得记号之间的距离依次为26.0 mm、50.0 mm、74.0mm、98.0 mm、122.0 mm、146.0 mm,由此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已知电动机铭牌上标有“1200 r/min”字样.根据以上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①毛笔画相邻两条线的时间间隔T=s.
②根据图乙所给的数据可知:毛笔画下记号“3”时,圆柱棒下落的速度V3=m/s;画下记号“6”时,圆柱棒下落的速度V6=m/s;在毛笔画下记号“3到画下记号“6”的这段时间内,棒的动能的变化量为
J,重力势能的变化量为J.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g取9.8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图甲为20分度游标卡尺的部分示意图,其读数为mm;图乙为螺旋测微器的示意图,其读数为mm。

某学校实验小组欲测定正方体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采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图中长木板水平固定。

(1)实验开始之前某同学用游标卡尺测得正方体边长,读数如图乙所示,则正方体的边长为cm。
(2)如图丙所示为该组同学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 1, 2, 3, 4, 5, 6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计时点未画出。从纸带上测出=3.20cm,=4.52cm,=8.42cm,=9.70cm,则木块的加速度大小=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 该组同学用天平测得木块的质量为M,砝码盘和砝码的总质量为m,则木块与长木板间动摩擦因素=(重力加速度为g,木块的加速度为

如图所示装置可用来验证机械能守恒,直径为d的摆球A拴在长为L的不可伸长的轻绳一端(L>>d),绳的另一端固定在O点,O点正下方摆球重心经过的位置固定光电门B。现将摆球拉起,使绳偏离竖直方向成θ角时由静止开始释放摆球,当其到达最低位置时,光电门B记录的遮光时间为t。

⑴如图为50分度游标卡尺测量摆球A的直径d=mm。
⑵摆球到达最低点的速度V= (用题中字母表示)。
⑶写出满足机械能守恒的表达式(用题中字母表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