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化病,苯丙酮尿症等人类遗传病的根本途径是
A.口服化学药物 |
B.注射化学药物 |
C.利用辐射或药物诱发致病基因突变 |
D.采用基因治疗法纠正或弥补缺陷基因带来的影响 |
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生理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顶芽生长占优势时侧芽生长素的合成受到抑制 |
B.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光照方向无关 |
C.草莓果实的自然生长过程与生长素无关而与乙烯有关 |
D.温特的试验中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块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
某学生开展了“NAA溶液对草莓发育影响”的研究,下图是实验结果示意图,图中箭头所示是草莓的瘦果,瘦果内包含着种子。根据有关信息可知,NAA溶液
A.导致了多倍体草莓的产生 |
B.在本实验中帮助草莓完成了授粉 |
C.主要起到了驱虫的作用 |
D.其作用类似于草莓种子发育时产生的生长素 |
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的拟南芥,也会造成相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
下表为不同浓度的2,4-D(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茄子的花蕾以后植株的结实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对照组(未作处理) |
经2,4-D处理的实验组 |
||||
平均结果率(%) |
27 |
100 |
100 |
100 |
100 |
平均株产量(kg) |
0.16 |
0.73 |
0.92 |
0.91 |
0.72 |
平均单果重(g) |
186 |
247 |
277 |
273 |
243 |
浓度(ppm) |
1000 |
850 |
720 |
630 |
A.该实验结果表明2,4-D 能促进果实的发育
B.该实验结果表明2,4-D 能促进果实的成熟
C.不同浓度的2,4-D 对同种植物的结果情况影响不同
D.该实验的对照组花蕾是经过受粉的,而实验组花蕾是未经过受粉的
分析右图,对生长素分布、运输、生理作用等不科学的解释是
A.左侧生长素含量高,生长快 |
B.生长素的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 |
C.生长素浓度高低依次是D>C>B>A |
D.根部生长也表现出顶端优势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