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

A.非常重视祭祀 B.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C.农业与土地的关系 D.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爱因斯坦的主要科学成就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古希腊喜剧《骑士》中,一位将军试图劝服一个卖香肠的人去夺取民主派领袖的职位时说:“要做政客,惟一的麻烦就在于你什么都知道。适于做人民领袖的不是那些有学问的人,或诚实的人,而是那些无知而卑微的人。你可千万别错过这个绝好的机会。”这段话( )

A.道出了民主政治的真谛
B.表达了对民主制度的不满
C.体现了古希腊的平等思想
D.成为雅典政客的最好描述

光绪《大清会典》载:“谕军机大臣行者,既述,则封寄焉。凡有旨存记者,皆书于册而藏之,届时则提奏。议大政,谳(审)大狱,得旨则与。”材料说明军机处( )

A.地处内廷,专管军务
B.专理刑狱,职能单一
C.设有官衙,机构完备
D.参与政务,秉旨办事

钱穆《国史大纲》中指出:“国家并未正式予阁臣以大权,阁臣之弄权者,皆不免以不光明手段得之。此乃‘权臣’,非‘大臣’。故虽如张居正之循名责实,起衰振弊,为明代有数能臣,而不能逃众议。”这表明()
①内阁没有法定决策权②阁臣地位常受到挑战
③阁臣一直没有得到尊崇④内阁对六部有监督权

A.①②③ B.①③ C.①② D.②③④

唐代谏官隶属门下省,职责是谏诤皇帝的过失。到宋代,制度改革,将谏官从门下省独立出来,职责变为纠正宰相的过错。下列改革措施的用意与此相同的是 ( )

A.设立参知政事、三司使和枢密使
B.设转运使,将地方财政收入大部分收归中央
C.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把军权掌握在皇帝手中
D.以文官担任地方长官,设立通判进行监督

弗朗西斯•福山曾指出:“从隋朝开国的581年到12世纪的宋朝晚期,中国最普遍的政治发展之一是家族政府的逆转,中央集权得以复原到前汉的经典官僚机构。”造成当时“家族政府的逆转”的主要原因是()

A.官员选拔制度的变化 B.三省六部制的实施
C.国家政治统一的实现 D.豪门望族势力壮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