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T ℃时,在2 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平衡时X、Y的转化率相同
B.达到平衡后,将容器体积扩大为4 L,平衡逆向移动
C.平衡时X的正反应速率与Y的逆反应速率相等
D.T℃时,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 (g)+Y(g)2Z(g),平衡常数K="40"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探究温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关于氯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新制氯水中只含Cl2分子和H2O分子
②新制氯水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③氯水光照时有气泡冒出,该气体为Cl2
④氯水放置数天后,溶液的酸性将减弱
⑤新制氯水呈黄绿色,久置氯水无色
⑥新制氯水漂白作用强,久置氯水无漂白作用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③⑤⑥ D.②⑤⑥

在淀粉—碘化钾溶液中加入少量次氯酸钠溶液,并加入少量的稀硫酸,溶液立即变蓝,在上述溶液中加入足量的亚硫酸钠溶液,蓝色逐渐消失。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氧化性:ClO>I2
B.漂白粉溶液可使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C.次氯酸钠可以与亚硫酸钠共存
D.向氯水中加入亚硫酸钠溶液,氯水褪色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SiO2能与NaOH溶液、HF溶液反应,所以SiO2是两性氧化物
B.Na2O、Na2O2组成元素相同,阳离子与阴离子个数比也相同
C.CO、NO、NO2都是大气污染气体,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
D.新制氯水显酸性,向其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试液,充分振荡后溶液呈红色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

A.过量的Fe粉中加入稀HNO3,充分反应后,滴入KSCN溶液,溶液呈红色,说明稀HNO3将Fe氧化为Fe3+
B.某钾盐溶于盐酸,产生无色无味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有白色沉淀出现,说明该钾盐是K2CO3
C.Al箔插入稀HNO3中,无现象,说明Al箔表面被HNO3氧化,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D.用玻璃棒蘸取浓氨水点到红色石蕊试纸上,试纸变蓝色,浓氨水呈碱性

下列各种应用中,利用了硅元素的还原性的是( )

A.用硅制造集成电路、晶体管等半导体器件
B.在野外,用硅、石灰、烧碱的混合物制取氢气:Si + Ca (OH)2 + 2NaOH = Na2SiO3 + CaO +2H2
C.用HF酸刻蚀玻璃:SiO2+4HF=SiF4↑+2H2O
D.单质硅的制备: SiO2 + 2CSi + 2CO↑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