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为建设幸福广东,省政府向广大市民征集幸福广东指标体系意见,并召开座谈会。广大群众就教育公平、协调发展、社会管理、稳定物价等方面献言献策。通过座谈会大家认识到幸福不是从天而降的,需要劳动创造,也就是政府所提出的共建共享。
材料二:2011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继续深化行政体制改革,集中力量为人民群众办好十件实事,其中包括千方百计促进就业、加强城乡文化设施建设、推进公共教育均等化等方面。应该说这是建设幸福广东的具体措施。
阅读材料并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知识回答:
(1)材料一中群众通过什么途径参与民主决策?(2分)有何意义?(8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府相关知识,谈谈如何建设幸福广东?(12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民族区域自治进入了法制化建设的新阶段。20多年的实践证明,它有力和有效地维护了祖国统一,保障了民族平等,加强了民族团结,促进了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民族区域自治作为解决民族问题的党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致的。在新的形势下,我们一定要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结合上述材料,请回答:
(1)为什么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如何理解“民族区域自治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致的”?
2006年3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看望政协委员时强调,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这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树立了新的标杆。
请问“引导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政治生活》的什么道理?
《人民日报》载文指出,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继往开来、推陈出新、蓬勃发展,不断从生动的实践中汲取营养,不断深化对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为党和政府的决策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认识论的观点的?
校园文化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于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生活及各种校园活动等各方面的校园文化在学校教育中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内涵,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目的和效果,影响着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成败。因此,我国必须大力发展先进的校园文化。
结合《文化生活》有关知识回答:
(1)谈谈你对先进的校园文化基本内涵的认识。
(2)应如何发展先进的校园文化?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和谐文化倡导“多音和鸣”、“琴瑟和谐”,强调多样和谐,追求共存共生。因此,有人认为,“建设和谐文化,就要尊重文化差异,包容多样。”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这种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