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内组成DNA的五碳糖是:
| A.核糖 | B.麦芽糖 | C.脱氧核糖 | D.葡萄糖 |
水稻的非糯性对糯性是显性,将纯合子糯性品种与纯合子非糯性品种杂交得到Fl,让Fl自交得到F2。取F2植株的花粉用碘液染色,已知非糯性花粉遇碘呈蓝黑色,糯性花粉遇碘呈橙红色。在显微镜下统计这两种花粉,非糯性花粉与糯性花粉的比应是
| A.1∶1 | B.1∶2 | C.2∶1 | D.3∶1 |
某人发现了一种新的高等植物,对其10对相对性状如株高、种子形状等遗传规律很感兴趣,通过大量杂交实验发现,这些性状都是独立遗传的。下列解释结论不合理的是
| A.该种植物的细胞中至少含有10条非同源染色体 |
| B.没有两个控制上述性状的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 |
| C.在某一染色体上含有两个以上控制这些性状的非等位基因 |
| D.对每一对性状单独分析,都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
下列各种遗传现象中,不属于性状分离的是
| A.F1的高茎豌豆自交,后代中既有高茎豌豆,又有矮茎豌豆 |
| B.F1的短毛雌兔与短毛雄兔交配,后代中既有短毛兔,又有长毛兔 |
| C.粉红色牵牛花自交,后代中出现红色、粉红色和白色三种牵牛花 |
| D.黑色长毛兔与白色短毛兔交配,后代出现一定比例的白色长毛兔 |
科学研究过程一般包括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实验验证、数据分析、提出结论等。在孟德尔探究遗传规律的过程中,使孟德尔发现问题的现象是
| A.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 |
| B.具一对相对性状亲本杂交,F2表现型之比为3∶1 |
| C.F1与隐性亲本测交,后代表现型之比为1∶1 |
| D.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均等 |
下图表示某哺乳动物体内正在进行分裂的一个细胞,该细胞()
| A.存在于动物的精巢中 |
| B.在图示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最多时为8条 |
| C.在分裂的间期产生了基因突变 |
| D.分裂产生成熟生殖细胞的基因型有两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