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0年12月22日,沉没在苍茫海水中800多年的中国古沉船“南海一号”的“惊艳一浮”,让无数国人为之自豪,它既为海上丝绸之路提供了实证,又推动了中国水下考古学科的建设。据保守估计,其上载有6万至8万件文物,在已发掘出的文物中发现了大量瓷器、宋代铜钱、铁锅、梳篦等物品。
(1)中国的陶瓷举世闻名,陶瓷材料属于           材料;
(2)中国的铁锅源远流长,受到联合国卫生组织的推崇,原因之一是由于铁锅能为人体补充铁元素。若人体缺乏铁元素,容易引起               症;
(3)被发掘出的宋代铜钱已经锈迹斑斑,这是因为铜能与空气中的氧气、水以及二氧化碳发生化合反应生成铜绿[Cu2(OH)2CO3],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根据铜绿的组成判断,若要除去铜钱表面的铜绿,可选用的试剂为           (填化学式);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金属资源的保护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中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属于______种元素的粒子;
(2)A、B、C、D四种粒子中,不具备稳定结构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3)D中x=________;
(4)A与C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

请从C,H,O,S,Cl,Na,Fe等7种元素中选择恰当的元素,用离子符号、化学式或化学方程式按下列要求填空:
(1)硫酸钠中的阴离子_______;氯化铁中的阳离子________;由四种元素组成的盐___________(只写一种).
(2)写出一个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字母)。

A.活性炭
B.天然气
C.熟石灰
D.氮气

E.小苏打
(1)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___________;
(2)常用作燃料___________;
(3)用作食品保护气___________;
(4)用于去除冰箱中的异味___________;
(5)上述五种物质在使用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___(选两种)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t2 ℃时,把50 g甲放入50 g水中得到甲的饱和溶液,且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0%
B.t1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是乙>甲=丙
C.将t2 ℃时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至0 ℃,析出甲最多
D.将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以采用降温的方法

下图是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的实验中所用到的装置,请你回答问题:

【实验操作】(1)正确操作步骤是 (用ABC填写正确顺序)。在每一步实验中都用到的仪器是 (写仪器名称)。
(2)B操作后液体仍然浑浊的原因是 (填①②③)。
①操作过程中液面高出了滤纸的边缘
②滤纸被玻璃棒捅破
③漏斗的下端管口没有靠紧烧杯内壁
(3)产率偏低的原因是 (写出一种原因即可)。
【能力提升】
通过上述前两步操作除掉难溶性杂质后,所得到的粗盐溶液中还含有氯化镁、氯化钙、硫酸钠等溶解性的杂质,可以通过①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②过滤③加入足量的碳酸钠溶液④蒸发结晶⑤加入足量的氢氯化钡溶液⑥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来除掉。合理的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