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社区举行了“学习十八大精神,构建和谐社区”的居民大讲堂活动,现也邀请你参加他们的活动,请结合你所学思想品德知识,积极参与其中。
【倾听声音】
该区居民徐某将自己“扬州公益奖”的800元奖金捐赠给一个被烫伤的孩子。有居民议论说:
估计又想出名了。被烫伤的孩子自然有政府管,你多管闲事
(1)徐某听了很心寒,怀疑自己是不是做错了?请你为他指点迷津。
【解惑引领】
“美丽中国”十八大首入报告,建设“人文、生态、精致、宜居”美丽扬州成为越来越多扬州人的自觉行动。但扬城小广告胡乱张贴、车辆乱停乱放、违章搭建等现象还是屡禁不绝。的哥小王建议要根据扬州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及相关法规加大处罚力度,扬大李教授却不同意小王的观点,认为仅仅处罚还是不够的。
(2)针对李教授的观点,请发表你的看法。
【宣传发动】
近年来,扬州涌现出一群见义勇为、敬业爱岗、孝老爱亲、乐于助人的“草根英雄”,他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扬州好人”。平凡中见伟大,寻常中显高尚,“扬州好人”用道德的火炬照亮了人们的心灵。社区正在开展“学好人,做好人”活动。
(3)作为青年学生,请谈谈你准备做一个扬州好人?
材料一:2011年10月15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等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材料二:2011年12月15日,中国共产党湛江市第十次党代会在湛江海滨宾馆召开,市委书记刘小华在会上强调,要加快湛江的文化强市建设,全力推进文化崛起。他指出,抓文化就是抓软实力、凝聚力、竞争力,我们要以更高的文化自觉、更强的文化自信,全力推进文化湛江建设,努力打造全省及环北部湾地区文化强市,为推动五年崛起、建设幸福湛江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支撑。
 阅读上述两则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谈谈你对文化重要性的认识。
 (2)你认为湛江应如何建设文化强市,全力推进文化崛起?(要求至少从四个角度作答,6分)
 (3)作为中学生,我们能为湛江建设文化强市做点什么?(要求至少从三个方面作答,3分)
材料:2011年10月13日,2岁的小悦悦(本名王悦)在佛山南海广佛五金城相继被两车碾压,7分钟内,18名路人路过但都视而不见,漠然而去,最后一名拾荒阿姨陈贤妹路过才上前施以援手。10月21日,小悦悦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在零时32分离世,一条鲜活的生命因为大家的冷漠永远离我们而去。事件引起了社会大众的广泛热议,冷漠的路人被批评丢掉了做人的良知。广东省委书记汪洋也发出呼吁,要求认真反思出现悲剧的根源,要用“良知的尖刀”来解剖我们身上的丑陋,要忍着揭开疮疤刮骨疗伤的疼痛,唤起全社会的警醒和行动,努力减少和避免小悦悦类似悲剧的再次发生。
 (1)材料中所提到的做人的“良知”是指什么?
 (2)如果当时你就在“小悦悦事件”现场,你会怎么做?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怎样铸造心中良知的标尺?
材料一:2012年3月5日是学雷锋日,也是雷锋逝世50周年纪念日,湛江市各地掀起了学习和弘扬雷锋精神的热潮。50年过去了,雷锋精神没有随时间的流逝而褪色,他身上那种“把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当中去”的人生价值观依然如一盏明灯,照亮人们的心田。
 材料二:2012年2月26日,湛江市原政协主席陈光保当选为2011年度“广东十大新闻人物”。“年轻时为人民服务,退休之后,还是要为人民服务”,坐着轮椅来到颁奖台上的“裸捐厅官”陈光保说,即使自己去世,农场托管给政府,还要把重教助学基金会办下去。这位81岁的正厅级离休官员,助学、助人已经花去400多万元,并表示死后不留一分钱给子女,感动了无数人。
 阅读上述两则材料,我们可以看到,雷锋和陈光保老人都在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他们的人生价值,请回答:
 (1)你认为一个人的人生价值是通过什么体现出来的?
 (2)结合材料,谈谈青少年学生应怎样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材料一 :
 “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发展部分指标增长情况(单位:%)
 材料二: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构建和谐社会,提升幸福指数,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1)“十一五”时期,我国取得重大成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党和政府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这是由什么决定的? 
 (3)有同学认为,“2012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要实现‘十二五’规划的目标,必须坚持改革开放这个中心。”你赞同这个观点吗?请说明理由。
 (4)党和政府近年来高度重视农村民生问题,请举一例并谈谈其意义。
近年来,“中国创造”让世人刮目相看:探月“嫦娥”、入海“蛟龙”、中国高铁、“天河一号”、天宫一号、神舟八号……,一大批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标志性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1)上述材料说明我国正在实施哪一战略?
 (2)坚持这一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哪两个方面的创新?
 (3)唐朝经济繁荣,农业发达。唐朝对农业工具进行了哪些创新?(至少举两例)
 当前,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正引发校园热议,某校九年级(1)班以“创新中国,你我同行”为主题,举办了一次模拟“创新人才招聘”现场会。
 (4)请你进行主考官和应聘者角色扮演,参与到现场会中来。
 主考官:“我们对创新人才的要求是。” 
 应聘者:“我具备创新人才的条件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