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在实验报告中记录下列数据,其中正确的是
| A.用 25mL 量筒量取 18.63mL 盐酸 |
| B.用托盘天平称取 12.15克食盐 |
| C.用标准的 NaOH 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用去 NaOH 溶液32.30mL |
| D.用 pH 试纸测得某溶液 pH 为 5.0 |
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密闭容器中,取一定量的A、B于反应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改变时,表明反应:A(s)+2B(g)
C(g)+D(g)已达平衡的是
A.混合气体的压强 B.混合气体的密度
C.C、D的物质的量的比值 D.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已知X、Y、Z、W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W的原子序数可能是Y的原子序数的2倍 |
| B.Z元素的原子半径可能比Y元素的小 |
| C.W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一定比Y的强 |
| D.若Z的最高正价为+m, 则X的最高正价也一定为+m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一元素不可能既表现金属性,又表现非金属性 |
| B.第三周期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等于它所处的主族序数 |
| C.短周期元素形成离子后,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
| D.同一主族的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 |
短周期元素X、Y、Z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Y、Z三种元素中,X的非金属性最强 |
| B.Y的氢化物的稳定性比Z的弱 |
| C.Y的最高正化合价为+7 |
| D.X的单质的熔点比Z的低 |
将4 mol A 气体和2 mol B 气体在2 L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2A(g)+B(g)
2C(g)若经2 s 后测得C的浓度为0.6 mol/L,下列几种说法正确的是
①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3 mol/(L·s)
②用物质B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6 mol/(L·s)
③反应达到平衡时,A、B、C的反应速率一定相等
④反应达到平衡时,A、B、C的物质的量均不再变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