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细胞培养与植物组织培养的重要区别在于( )
| A.培养基不同 | 
| B.动物细胞培养不需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 
| C.动物细胞可以传代培养,而植物细胞不能 | 
| D.动物细胞能够大量培养,而植物细胞只能培养成植株 | 
如图表示某正常基因及其指导合成的多肽顺序。A~D位点发生的突变导致肽链延长停止的是[除图中密码子外,已知GAC(天冬氨酸)、GGU(甘氨酸)、GGC(甘氨酸)、AUG(甲硫氨酸)、UAG(终止密码子)] (  ) 
| A.A点:G /C→A/T | B.B点: T / A→G /C | 
| C.C点:T / A→C / G | D.D点:丢失A/T | 
右图为人类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系谱图,Ⅱ-4为患者,则下列相关叙述合理的是( )
| A.该病一定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 
| B.Ⅱ-3是携带者的概率为1/2,Ⅱ-3与Ⅱ-4不属于直系血亲 | 
| C.若Ⅰ-2不携带致病基因,则Ⅰ-1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中含有2个致病基因 | 
| D.若Ⅰ-2携带致病基因,则Ⅰ-1和Ⅰ-2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4 | 
科学的研究方法是科学研究取得成功的关键。下列关于人类探索遗传奥秘历程中的科学方法及技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结构时,运用了类比推理法 | 
| B.艾弗里运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研究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 
| C.孟德尔在研究豌豆杂交实验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 | 
| D.萨顿运用构建模型的方法研究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 | 
位于常染色体上的A、B、C三个基因分别对a、b、c完全显性。用隐性性状个体与显性纯合个体杂交得F1,F1测交结果为aabbcc∶ AaBbCc∶aaBbcc∶AabbCc=1∶1∶1∶1,则下列正确表示F1基因型的是()
已知白毛猕猴和金毛猕猴杂交,后代均为金毛猕猴。在一个金毛猕猴种群中,人们捕捉到一只罕见的白毛雄性猕猴,为了尽快地在该种群繁殖出更多的白毛猕猴后代。利用这只白毛猕猴设计的最佳繁育方案是()
| A.白毛雄性猕猴与多只杂合金毛雌性猕猴交配 | 
| B.白毛雄性猕猴与多只纯合金毛雌性猕猴交配 | 
| C.白毛雄性猕猴与多只金毛雌性猕猴交配,F1相互交配 | 
| D.白毛雄性猕猴与多只金毛雌性猕猴交配,F1代与白毛雄性猕猴回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