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二战后,日本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制定出适合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到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回顾这段历史,日本政府将其称为“机遇与挑战并存的风雨35年。”从战后的国际情势来看,所谓的“机遇”应该是指

A.在国际冷战氛围下,日本幸运成为马歇尔计划的受援国家
B.在美苏对立加剧下,美国急需日本产业技术协助欧洲重建
C.在中朝相继独立后,反共阵营的日本幸免战后的赔偿责任
D.在两级格局体系下,美国扶植日本以抗衡社会主义国家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多极化趋势加强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63年,德法两国签订《爱丽舍协议》,协议的内容之一是两国共同为中学生编写具有一致内容的历史教科书。这一做法的主要意图是

A.彻底消除两国在历史认识上的差异 B.促进法德和解
C.通过合作在北约内部对抗美国 D.提升欧盟的合作水平

“1917年10月到1918年夏季,俄国群众实现了土地的要求,但后来他们同强大起来的政权发生了矛盾,因为该政权强迫他们对此进行回报。”材料中“该政权强迫他们对此进行回报”是指

A.农奴制改革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新经济政策 D.斯大林体制

西班牙的物价在16世纪中叶开始上涨,17世纪初上涨四倍。英法的物价上涨晚于西班牙五十年,到17世纪中叶达到顶点。中国物价的上涨,比英法又慢一百年。与此直接相关的是

A.工业革命在世界的扩展 B.世界性大国的兴衰更替
C.白银在世界市场的流动 D.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爆发

与古代希腊罗马时代建设广场、剧院的传统相比,中国古代民众参与活动的公共空间非常有限,城市公共建筑主要包括城墙、城门、钟楼和鼓楼等。这反映了两者

A.艺术品味的高低 B.经济水平的高低
C.传统文明的优劣 D.政治文明的差异

1974年毛泽东在会见赞比亚总统时说:“我看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中间派,日本、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是第二世界。咱们是第三世界。”这说明当时我国

A.积极参与不结盟运动 B.争取团结国际力量反对霸权
C.形成全方位外交格局 D.奉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