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存在两种比较突出的现象,--是各类经济组织(如欧盟、亚太经合组织等)举行与经济有关的峰会(如G20峰会)大大增 加,二是军事冲突此起彼伏(如伊拉克战争、利比亚战争等)。对 此现象理解最准确的是
A.经济区域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主流 |
B.强权政治威胁世界和平 |
C.一超多强格局遭受巨大挑战 |
D.和平与动荡并存成为当今世界形势的特点 |
有史料记载:“南方之金属矿,与北方之煤矿同受欧战之影响,故湖南之锑,民国三年不过值200万余元,至五、六年殆值千万。……所可惜者,南方金属各矿,开采均用土法,组织初无规模,成则互争,败则瓦解。故欧战既停,销路忽滞,改革无术,失败接踵。与北方之煤矿相较,然知新旧之不能相容,土法之不易持久也。”材料显示()
(1)原材料价格受一战影响大涨
(2)中国民族工业获得发展机遇
(3)一战中重工业与轻工业同步发展
(4)技术与管理也关系到民族工业的兴衰
A.(1)(2) | B.(2)(3) | C.(1)(3)(4) | D.(1)(2)(4) |
1895年7月19日清政府发了一道上谕:“迭据中外臣工条陈时务……如修铁路、铸钞币、造机器、开各矿、折南漕、减兵额、创邮政、练陆军、整海军、立学堂,大约以筹饷练兵为急务,以恤商惠工为本源。此应及时举办。”以下对该上谕的解读正确的是()
(1)该上谕发布的背景是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政府的失败
(2)表明清政府对民族资本的政策由压制到放宽
(3)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开始
(4)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了独立发展的机会
A.(1)(2)(4) | B.(2)(3)(4) | C.(1)(4) | D.(1)(2) |
1882年底,英国商人比尔兹利在年度财务报告中沮丧地写道:“统计结果表明,我们的航运公司今年亏损额达到了400万两白银,当然,法国轮船公司也大致如此。照这样下去,我们将很快退出上海航运市场了——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李鸿章先生蒸蒸日上的轮船招商局……”这说明上海轮船招商局的创办()
A.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
B.奠定了民族工业发展的基础 |
C.振兴了中国的航运业 |
D.起到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作用 |
李鸿章说:“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自强,尤先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能体现上述思想的活动是()
A.创办发昌机器厂 | B.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 C.创办北洋海军 | D.创办开平煤矿 |
商业文明对应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时,其含义是商业发展导致的社会进步。20世纪初有助于社会进步的社会思潮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 B.“师夷长技以制强” |
C.“实业救国” | D.“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