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在《河北民》诗中写道,边境百姓“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感慨他们生不逢时,“汝生不及贞观中,斗粟数钱无兵戎”。这些诗句表现了作者
①对冗兵冗官的不满 ②对田园生活的赞美
③对唐代治世的向往 ④对北宋孱弱的无奈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分析1912—1922年《民国初年纺织业发展情况表》,从中能够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民国初年民族工业特别是纺织业得到了发展 |
| B.南京国民政府采取有效措施导致了这一时期的发展 |
| C.陈启源(沅)在这一时期创办了继昌隆缫丝厂 |
| D.这一时期中国的民族工业形成了完整体系。 |
下图是一本连环画的封面,该书讲述了孙家庄农民孙志刚的故事,图中的“社”指的是
| A.农业生产的合作组织 |
| B.公私合营的生产组织 |
| C.人民公社的生产组织 |
| D.包产到组的生产组织 |
下表是1927、1936年全国华商纱厂相关统计数据,导致数据变化的原因是
| 年份 项目 |
1927年 |
1936年 |
| 华商纱厂拥有纱锭数 |
209.90万枚 |
274.60万枚 |
| 华商纱厂布机数 |
1.35万台 |
2.55万台 |
A.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
B.欧洲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C.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D.美国资本和商品大量输入中国市场
1948年4月2日《东北日报》报道,国民党统治区“民营工业的危机日益深重。大批工厂又纷纷倒闭,仅去年上丰年倒闭之工厂商号,即达一千六百余家”。这一时期“民营工业的危机日益深重”的原因有
①政府征收苛捐杂税②日本军队的残酷掠夺
③官僚资本垄断经济④美国对华倾销商品
| A.①③④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匡仲谋(1877~1956),出生于江苏无锡杨墅园匡村。1902年在沪独资开设亚东棉业公司……鉴于日货充斥市场,民族工商业岌岌可危,匡仲谋于民国15年在上海开办‘蓬莱国货市场’。……八一三淞沪战争爆发,蓬莱市场被日军焚烧,给匡仲谋以毁灭性打击。抗战胜利后,匡仲谋东山再起,再度开设蓬莱商场。”与上述材料相吻合的史实不包括
| A.亚东棉业公司的开设折射出清政府已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
| B.“莲莱国货市场”首次开办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处于短暂春天 |
| C.日本的全面侵华,使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受到了沉重打击 |
| D.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是支撑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不断发展的力量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