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乔·韦尔斯认为:“他们反对教皇不是因为他是世界的宗教领袖,而是因为他不是这样的领袖;因为他本应该是他们的精神领袖,而他却是一个富有的世俗君主。”由此可见宗教改革从本质上说是 ( )
A.反教皇的宗教斗争 |
B.反君主的民主革命 |
C.反宗教的民族革命 |
D.反封建的政治斗争 |
日本外务省次官粟山尚一曾在《动荡的90年代与日本外交的新展开》中写道:“当今世界20万亿美元的国民生产总值中,美欧各占5万亿美元,日本为3万亿美元……这也是共同分担国际责任的结构比例,要建立国际新秩序,就离不开5:5:3的合作。”这最能表明日本的企图是
A.积极谋求世界政治大国地位 | B.与美欧进行经济军事抗衡 |
C.不愿意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 | D.确立美欧日三足鼎立格局 |
《西方文明史》中写道:“在人类积极向上的精神鼓舞下,在良好的经济发展趋势影响下,欧洲产生了一种轻快的充满生机的和富有创造性的文明……”文中所指的 “文明”行为是
A.接受马歇尔计划 | B.参加了经济互助委员会 |
C.成立欧洲共同体 | D.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
1948—1949年,美国飞行员霍尔沃森向西柏林运送生活物资时,都会给小孩空投巧克力,被称为“巧克力叔叔”。与其相关的历史背景是
A.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 B.柏林墙的建成 |
C.北约组织的建立 | D.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
某学习小组拟依据下列图片资料进行研究性学习。下列主题最符合要求的是
A.十月革命的发展历程 |
B.空想社会主义产生发展和实践的历程 |
C.巴黎公社及其影响 |
D.科学社会主义产生发展和实践的历程 |
1905年,在内忧外患的形势下,为了挽救自身统治危机,清政府首次派出以王公大臣为首的考察团去欧美日等国考察政治,此次考察团出洋,对德国的宪政考察尤为仔细,收获颇多。清政府之所以对德国宪政最感兴趣在于
A.宪政促进了德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 B.宰相由议会选举产生不能世袭 |
C.议会制度之下议员由选民选举产生 | D.宪政之下皇帝仍掌握国家大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