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3年1月,《大公报》有文章描述当时女性积极参加社会政治活动的现象:“于是有所谓女子北伐军,女子敢死队,女子同盟会,女子参政团,女子自由党。”这种现象反映了
A.自由平等的时代诉求. | B.救亡图存的历史潮流 |
C.民主共和的思想观念 | D.婚姻自主的社会风尚 |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写道:唐兴,制州邑,立守宰,此其所以为宜也。然犹桀滑(凶恶狡猾之人)时起,虐害方城,失不在州而在兵,时则有叛将而无叛州。材料表明
A.地方制度不当 | B.均田制破坏 |
C.兵制的弊端 | D.藩镇设立不当 |
与其他文明古国相比,中国古代文明更具连续性。造成这种状况的最重要因素是
A.地理上与其他伟大文明相隔绝 | B.庞大无比的人口 |
C.古老悠久的书面表达语言 | D.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 |
郭沫若把春秋战国时代称为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的“黄金时代”,出现这种黄金时代的根本原因是
A.“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 B.生产力发展导致社会变革 |
C.士阶层的形成及其活跃 | D.诸侯争霸战争愈演愈烈 |
在宗法观念盛行的社会,姓氏也有贵贱之分。如“赵”姓并不是中国最大的姓氏,却在《百家姓》中排第一,从根本上说明了
A.专制皇权的至高无上 | B.分封制和宗法制盛行 |
C.《百家姓》得到普遍认可 | D.封建等级制度森严 |
京华时报讯1月20日,《咬文嚼字》公布“2009年十大流行语”,分别为“不差钱”、
“躲猫猫”、“低碳”、“被就业”、“裸”、“纠结”、“钓鱼”、“秒杀”、“蜗居”、“蚁族”。下列属于1929~1944年期间常用语的是
A.危机干预法西斯 | B.危机绥靖和平 |
C.干预法西斯社会福利 | D.干预高度集中法西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