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在谈到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时发出这样的感慨:哥伦布之后,有无数哥伦布;郑和下西洋之后,竞无第二个郑和。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西方的航海技术远比比中国先进 |
B.明朝的国力已远远落后西方国家 |
C.自然经济自给自足的特性决定的 |
D.中国热爱和平西方热衷海外殖民 |
"高产卫星"是"大跃进"时期常用词。有人以《人民日报》为例做统计,"高产卫星"一词,1957年未有文章使用,1958年有85篇,1959年有15篇,而1960年只有1篇,并且还是"陕西长安县的一个学习组说1958年种的'三亩六分高产卫星田'不尊重'庄稼生长的规律'了"。下列对"大跃进"的准确认识有
①"大跃进"只在农业领域展开②"高产卫星"折射"大跃进"浮夸盛行
③ 1958年"大跃进"快速推进④1960年基层对"大跃进"有所反思
A. | ①②③ | B. | ②③④ | C. | ①③④ | D. | ①②④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前,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要求接送在港民主人士,进入解放区,参加筹备新政协。据统计,从1948年8月到1949年8月,共安排秘密北上的民主人士20批,其中有119人参加了政协会议。中共的这一举动主要是为了
A. | 团结民主人士共同筹建新中国 | B. | 恢复民主党派的各级组织 |
C. | 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 | D. | 协商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 |
下表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 | 全面抗战运输物资的需要 |
B. | 帝国主义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
C. |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促进 |
D. | 《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签订 |
一位学者评价说:"当时知识分子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现光芒。例如,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这一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
A. | 反对旧道德崇尚现代文化 | B. | 混淆了先进与落后的界限 |
C. | 充分肯定了文言文的价值 | D. | 存在对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
1909年,《京华百二竹枝词》曰:"报纸于今最有功,能教民智渐开通。眼前报馆如林立,不见'中央'有'大同'('中央'、'大同'均为当时报纸名称)。"这一描述表明
A. | 报纸宣传成为变革根本动力 | B. | 描述者倡导报纸产业多元化 |
C. | 描述者肯定报纸的教化功能 | D. | 报纸舆论受到专制政府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