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不信不立。”孔子的回答诠释了树立政府权威的价值。这对我国政府工作人员的启示有( )
①加强立法工作,保障人民群众有序的政治参与
②要重品行.做表率,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③政府及工作人员要自觉接受监督,公正司法,严格执法
④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坚持对人民负责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我们目睹了太多的城市记忆被抹杀,历史文脉被割裂,地域特色被淡化。而扬州通过古城复兴改善民居,实现传统文化载体与现代城市交相辉映的可持续发展思路,打造出一个充满人文精神的扬州城。这启示我们
| A.文化继承是发展的前提 | B.传统文化能提升城市品位 |
| C.传统文化影响城市发展 | D.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
祖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如果我们自己不开发,不使其形成具有特色的产业,随着我国融入国际社会的发展,就会被别国开发利用,反过来向我国出口。这段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
| A.大力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积极引进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文化产品 |
| B.充分开发我国文化资源,提升民族文化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
| C.树立品牌意识,加大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力度 |
| D.拒绝外来文化,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
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从事文化创造表明:
| A.科学技术推动着文化的进步 | B.思想运动推动着文化的进步 |
| C.教育推动着文化的进步 | D.以社会实践为根本途径 |
“—个音符无法表达出优美的旋律,一种颜色难以描绘出多彩的画卷”。从文化角度上看,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 A.要认同本民族的文化 | B.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
| C.要维护世界文化的统一性 | D.要消除民族文化的差异性 |
冼星海在抗日战争时期创作了《黄河大合唱》等名曲,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这表明
| A.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 |
| B.文化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 |
| C.文化的发展与社会实践同步 |
| D.文化创造的主体是知识分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