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泥石流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图中A地区是我国泥石流多发地区,分析导致该地区泥石流多发的自然原因。
(2)图中B地区泥石流较A地区少,试分析原因。
(3)哪些人类活动可直接或间接地诱发泥石流?
(4)减少泥石流的发生,减轻其危害的针对性措施有哪些?
图为“世界某区域图”,下图为“两种生产模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所在的地形区名称是 ,B地区的地貌特征是 。
(2)图中M、N两城的年平均降水量分别是2681毫米和1498毫米,产生降水量差异的原因是。
(3)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将一些企业转移到B地区,形成了两种生产模式(如下图)
说出两种模式的主要区位指向:
模式一 、模式二 。
(4)图中M地位于地震多发地区,属于 地震带,是由 板块和 _________板块碰撞挤压而形成。
下图为尼罗河水系及主要干支流流量过程曲线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白尼罗河发源于(地形区)上的________湖,它在苏丹首都喀土穆附近与青尼罗河会合后,始称尼罗河,向北自埃及境内入海。
(2)青尼罗河的汛期出现的时段是从气候因素分析其形成原因
。
(3)从图中可看出,青、白尼罗河的流量过程曲线明显不同。分析白尼罗河年径流量比较平稳的原因
。
(4)说明历史上尼罗河的定期泛滥对埃及农业生产的特殊意义
。
读区域图(图8)和图中文字信息,回答问题。
(1)甲、乙两区域开发治理措施都结合了各自地理环境特点,这说明两区域发展都遵循了__________原则;两区域开发治理措施中也有一些共同之处,请提炼、概括出两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据图中信息,探究甲区域a河下游地区过去经常洪水泛滥的自然原因,填写表格内容。
(3)据气候统计图概括,甲区域N城市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乙区域K城市降水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甲、乙两区域气候类型不同,其中更适合发展畜牧业的区域是____________。(6分)
读材料和图,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坎昆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2011年11月29日到12月10日举行。自2009年以来,在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的倡议下每年都会举行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旨在凝聚政治共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材料二:
(1)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气温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这种现象与大气中的________增加有关。
(2)把图中预测海平面上升情况的序号,填入下表空格中,使之与能源利用状况相适应。(每空1分)
能源供应配合比例转为偏向低碳燃料和天然气,能源利用率提高 |
|
能源供应和需求状况不变 |
|
21世纪前半叶就开始转换使用可再生能源和核电 |
|
21世纪后半叶才开始转换使用可再生能源和核电 |
(3)按图中①状况发展下去,未来对我国产生的影响是(选三项)()。
A.岛屿面积和岛屿数量将有所减少 B.华北地区的春旱现象将有所缓和
C.宁夏平原地区将更加干旱D.天山山脉的雪线将会明显下降
E.台湾海峡将变宽
读下面的太阳光照图,回答问题。(16分)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____________。
(2)此时A点正值____________(日出或日落)
(3)B点此时的太阳高度为____________。此日,A、B、C三地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的排列是____________。
(4)图中D点此刻的地方时是____________时。若B点所在经线为东经75度,则新一天的范围是
经线向到180度经线
(5)由B点向正北发射炮弹,落点将____________偏(东或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