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和“奋起救亡,勇于变革”的史实是(    )

A.《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 B.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
C.《辛丑条约》和戊戌变法 D.《马关条约》和公车上书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 中日邦交正常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问题”与“主义”之争结果与影响是 ①马克思主义取得了胜利 ②无政府主义在中国消失 ③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④找到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正确道路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胡适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是

A.反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B.号召人们多研究些现实急需解决的问题
C.抵制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D.传播无政府主义思想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这句话的主要含义是

A.十月革命中诞生了马克思主义
B.十月革命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辟了道路
C.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D.十月革命是马克思主义的伟大胜利

“孔子者,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宪法者,现代国民自由之证券也。专制不能容于自由,即孔子不当存于宪法。”李大钊写这段话的主要目的是

A.论证孔子与宪法的关系
B.论证专制与自由的关系
C.揭露儒家思想的虚伪性
D.号召人们反对封建专制思想

新文化运动中拉开文学革命序幕的是

A.《文学改良刍议》《文学革命论》
B.《敬告青年》《文学革命论》
C.《文学改良刍议》《孔乙己》
D.《狂人日记》《孔乙己》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