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武帝立“五经”博士,开弟子员……迄汉、晋之间,今学尽灭,下迨唐、宋,扫地无余,昔之数百万言者,穿穴于遗文中仅得万一。……歆造古文以遍伪诸经……以实其伪经之传人耳。
——康有为《新学伪经考》
材料二 戊戌变法期间,光绪皇帝共计发布各种变法诏令184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对此,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指出:“他们把足够几年吃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
——[美]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材料三 戊戌变政,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颇有民不聊生之戚。
——陈夔龙《梦蕉亭杂记》
材料四 祖宗崇拜和“华夏中心”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点。祖宗崇拜将祖先、祖制圣化,使任何改革都非常困难……与洋务派相比,维新派相当重视意识形态重构,他们从古今中外变法图强的历史中为变革寻找合理性。特别是引入达尔文的进化论,成为有力的思想武器。但在戊戌时期,这种意识形态的重构工作才刚刚开始。
——雷颐《维新的挫顿》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撰写《新学伪经考》的真实意图。
(2)据材料二、三,指出维新派变法的失误之处。(6分)
(3)与材料二、三相比,材料四从什么视角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四中“重构工作才刚刚开始”的含义。你认为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003年世界各地纪念人类航空百年。在纪念活动中,人们肯定会提及的伟大发明家
A.瓦特 | B.史蒂芬孙 | C.诺贝尔 | D.莱特兄弟 |
在今天中国的市场上,到处可见商标为“西门子”的家电和通讯产品,该公司创始人恩斯特·维尔纳·冯·西门子(Ernst Werner von Siemens,1816-1892)是19世纪德国的一位科学家,他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主要成果是
A.创造以柴油为燃料的内燃机 | B.1876年发明电话 |
C.1866年研制成功发电机 | D.1866年研制成功电动机 |
下列按图片顺序对应的信息,不准确的一组是
A.哈格里夫斯史蒂芬孙卡尔·本茨 |
B.人工动力蒸汽动力燃油动力 |
C.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初19世纪60年代 |
D.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
日本的“开国”,中国的“门户开放”和澳大利亚成为英国殖民地标志着
A.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 B.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顶点 |
C.工业革命结束 | D.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 |
英国工业革命发生的巨大动力和政治保障是
A.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确立 | B.海外殖民扩张和掠夺 |
C.圈地运动的进行 | D.手工工场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