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同学为探究唾液淀粉酶的专一性及高温和低温对酶结构的影响是否相同,根据实验室提供的材料,设计了下面实验方案。实验室提供的器材均满足实验需求,实验中所用浓度浓度均适合实验用。已知:①滴加斐林试剂如出现砖红色,证明还原性糖的存在。②唾液淀粉酶将淀粉水解成麦芽糖,但不能水解蔗糖成为葡萄糖和果糖,麦芽糖、果糖、葡萄糖具有还原性;淀粉不具有还原性。

试管
编号
1号
2号
3号
4号
5号
6号
1
新鲜唾液淀粉酶
2mL
2mL
2mL
2mL
2mL
2mL
2
PH为7的缓冲液
5mL
5mL
5mL
5mL
5mL
5mL
3
0℃保温5min

 
 
 

 
4
37℃保温5min
 
 


 
 
5
70℃保温5min
 

 
 
 

6
0℃淀粉溶液
2mL
 
 
 
 
 
7
37℃淀粉溶液
 
 

 
 
 
8
37℃蔗糖溶液
 
 
 

 
 
9
70℃淀粉溶液
 
2mL
 
 
 
 
10
37℃保温5min
 
 
 
 


11
37℃淀粉溶液
 
 
 
 


12
加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
2mL
2mL
2mL
2mL
2mL
2mL
13
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注:表中+代表进行相应的实验操作)
(1)加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1号、2号、3号、4号试管溶液颜色不出现砖红色沉淀的是            。能说明唾液淀粉酶具有专一性的是            试管。设置3号试管的目的是           
(2)实验结果显示,5号试管中有砖红色沉淀,6号试管中无砖红色沉淀,这说明低温时酶活性很低,但酶            ,在适宜温度下,酶活性可恢复;温度过高,会使酶           
(3)实验步骤2的目的是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的综合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为某囊性纤维化病的系谱图。请回答问题:

(1)据图分析,囊性纤维化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__,Ⅱ-1和Ⅱ-2后代的再发风险率为___________,所以生育前应该通过遗传咨询和____________等手段,对遗传病进行监控和预防。
(2)囊性纤维化病是CFTR基因突变导致的人类遗传病,迄今为止,已经发现超过1000种可以导致囊性纤维化的CFTR基因突变,这体现了基因突变具有___________的特点。其中的一些患者是由于CFTR基因缺失了三个碱基对,导致其编码的CFTR蛋白缺失了一个苯丙氨酸,苯丙氨酸的密码子为UUU或UUC,据此可推知基因缺失的序列为________。
(3)在正常肺部组织细胞中,细胞膜上的CFTR蛋白帮助氯离子转运出细胞。突变导致合成的CFTR蛋白____________改变,使其功能异常,导致细胞外水分________(填“增多”或“减少”),患者的肺部黏液堆积增多,易被细菌反复感染。
(4)以上事实说明,基因通过控制_____________直接控制生物体性状。
(5)科研人员利用经过修饰的病毒作为___________,将正常的CFTR基因导入患者的肺部组织细胞中,这种治疗方法称为___________。

胡萝卜素因其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延缓细胞和机体衰老、减少疾病的发生等作用而备受科研人员的关注。
(1)从新鲜胡萝卜中提取胡萝卜素时,萃取前需对胡萝卜进行粉碎和。提取胡萝卜素时一般不用乙醇作萃取剂,主要原因是,且乙醉能与水混溶。萃取加热时需安装冷凝回流装置,其目的是;浓缩萃取液时可直接使用装置。
(2)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时,胡萝卜素随层析液在滤纸条上的扩散速度而位于滤纸条的最前端;在进行光合作用时,光合色素吸收的光能必须先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结构简式为的化合物中。
(3)科研人员测定了夏季不同天气条件下胡萝卜植株光合速率的变化情况,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①图中j点时,叶肉细胞中叶绿体产生的氧气会扩散到等处;与h点相比,i点时叶绿体内CO2的固定速率较
②阴天时,a~b时间段植株净光合速率变化的原因是,阴天时,植株在图中的点时刻体内有机物总量最少。

“探究和验证”是高中生物学习的重要内容,是一种以实验为核心的实践活动,其核心都是设计实验和实施实验。
(1)验证胰岛素缺乏会引起糖尿病的实验:
实验材料:两组健康、大小相同的同种狗,胰岛素,试管,现配的斐林试剂及其他必需用品。
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两组健康、大小相同的同种狗,将A组狗的胰岛切除,B组狗不做任何处理。
第二步:分别收集两组狗的尿液于试管中,滴加现配的斐林试剂并加热,观察颜色变化。
第三步:每天定时给A组狗喂食适量的胰岛素,然后收集尿液,用现配的斐林试剂鉴定,观察颜色变化。
实验分析:
①上述实验步骤中的一项不严谨之处是:_______。
②不严谨实验步骤前和纠正后,两者相应实验现象分别是:_______。
⑧本实验设置了两种对照:一种是_______ ,另一种是_______。
(2)探究二氯二乙胺能否抑制癌细胞增殖的实验:
实验材料:肝部长有肿瘤的小鼠,二氯二乙胺溶液,蒸馏水,生理盐水,含有全部营养物质的细胞培养液,显微镜,血球计数板,试管,吸管等。
实验步骤:
①取洁净的培养皿一个,加入适量培养液,从小鼠肝部切取肿瘤组织,剪碎,并用胰蛋白酶处理,使其分散开来,置于培养皿中培养;
②取洁净的试管5支,加入等量培养液,编号1、2、3、4、5,并在1~4号试管中加入等量的不同浓度的二氯二乙胺溶液,5号试管中加入S;
③从培养皿中吸取等量的培养液置于1~5号试管中,振荡后,在适宜温度下培养一段时间;
④从静置的5支试管中吸取适量的培养液置于血球计数板内,在显微镜下计数,记录数据。
实验分析:
①该实验的因变量是_______,5号试管中应加入的S是_______。经过上述实验步骤,请判断其测量数据是否准确,并解释原因:_______ 。
②另有同学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实验,得到如下结果:

实验组别
1
2
3
4
5
二氯二乙胺浓度(mg/mL)
O.1
0.2
0.3
0.4
O
细胞密度(个/mL)
320
275
186
96
560

根据实验结果,你能得出的结论有_______。

如图1表示某果蝇体细胞染色体组成,图2表示该果蝇所产生的一个异常生殖细胞,依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精原细胞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时,在次级精母细胞(中期)中性染色体组成为_______,一个初级精母细胞X染色体上的两个W基因在_______期发生分离。
(2)若一个精原细胞的一条染色体上的B基因在复制时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中一个A替换成T,则由该精原细胞产生的精细胞携带该突变基因的概率________。
(3)图2所示是一个异常精细胞,造成这种异常的原因是在该精细胞形成过程中_______ 。
(4)果蝇中点状染色体(4号染色体)缺失一条也可以存活,而且能够繁殖后代。已知R、r位于常染色体上,分别控制长翅和残翅这相对性状(残翅为隐性性状),欲判断残翅果蝇基因是否位于4号染色体上。
实验步骤是:
先利用_______果蝇与纯合长翅且4号染色体缺失的果蝇交配,统计子代的性状表现。
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
①若子代中出现长翅果蝇和残翅果蝇且比例为_______,则说明残翅基因位于4号染色体上;
②_______,则说明残翅基因不位于4号染色体上。

图甲是在20℃、大气CO2浓度条件下测得的A、B两种植物CO2吸收速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关系曲线,图乙是在图甲c点的光照条件下测得的相关曲线。请据图回答问题:



CO2吸收速率
[µmol/(m2·s)]

(1)甲图表明,A、B植物对生存环境的要求差异主要是______________不同。限制乙图m点增加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
(2)在农业生产上可采取______________措施提高光能的利用率(至少答出一种)。
(3)乙图中两曲线后段呈下降趋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CO2浓度对植物呼吸作用强度不产生影响,请在坐标图中用虚线画出在乙图的n点条件下测得A植物光照强度与CO2吸收速率关系的曲线图。
(5)欲通过检测CO2的释放量来判断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除澄清石灰水外,还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_(试剂)检测,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判断。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