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为探究唾液淀粉酶的专一性及高温和低温对酶结构的影响是否相同,根据实验室提供的材料,设计了下面实验方案。实验室提供的器材均满足实验需求,实验中所用浓度浓度均适合实验用。已知:①滴加斐林试剂如出现砖红色,证明还原性糖的存在。②唾液淀粉酶将淀粉水解成麦芽糖,但不能水解蔗糖成为葡萄糖和果糖,麦芽糖、果糖、葡萄糖具有还原性;淀粉不具有还原性。
![]() 编号 |
1号 |
2号 |
3号 |
4号 |
5号 |
6号 |
|
1 |
新鲜唾液淀粉酶 |
2mL |
2mL |
2mL |
2mL |
2mL |
2mL |
2 |
PH为7的缓冲液 |
5mL |
5mL |
5mL |
5mL |
5mL |
5mL |
3 |
0℃保温5min |
+ |
|
|
|
+ |
|
4 |
37℃保温5min |
|
|
+ |
+ |
|
|
5 |
70℃保温5min |
|
+ |
|
|
|
+ |
6 |
0℃淀粉溶液 |
2mL |
|
|
|
|
|
7 |
37℃淀粉溶液 |
|
|
+ |
|
|
|
8 |
37℃蔗糖溶液 |
|
|
|
+ |
|
|
9 |
70℃淀粉溶液 |
|
2mL |
|
|
|
|
10 |
37℃保温5min |
|
|
|
|
+ |
+ |
11 |
37℃淀粉溶液 |
|
|
|
|
+ |
+ |
12 |
加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 |
2mL |
2mL |
2mL |
2mL |
2mL |
2mL |
13 |
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
|
|
|
|
|
|
(注:表中+代表进行相应的实验操作)
(1)加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1号、2号、3号、4号试管溶液颜色不出现砖红色沉淀的是 。能说明唾液淀粉酶具有专一性的是 试管。设置3号试管的目的是 。
(2)实验结果显示,5号试管中有砖红色沉淀,6号试管中无砖红色沉淀,这说明低温时酶活性很低,但酶 ,在适宜温度下,酶活性可恢复;温度过高,会使酶 。
(3)实验步骤2的目的是 。
某生物兴趣小组开展多种环境因素对植物光合作用影响的探究活动。下表为实验测得的数据,其中 A 组为黑暗条件下马铃薯呼吸速率随温度变化的数据, B 、 C 、 D 、 E 为不同光照强度和不同 CO2浓度下,马铃薯吸收( + )或释放(一)速率( mg/h)随温度变化的数据。请分析回答:
![]() ![]() 数据(mg/h) 组别、条件 |
10℃ |
20℃ |
30℃ |
35℃ |
40℃ |
45℃ |
|
A |
黑暗 |
-5 |
-10 |
-18 |
-34 |
-40 |
-34 |
B |
弱光,CO2浓度为0.03% |
2 |
0 |
-8 |
-24 |
-33 |
-29 |
C |
适当遮荫,CO2浓度为0.03% |
3 |
5 |
0 |
-16 |
-24 |
-24 |
D |
全光照,CO2浓度为0.03% |
5 |
8 |
4 |
2 |
0 |
-14 |
E |
全光照,CO2浓度为1.22% |
10 |
20 |
40 |
28 |
12 |
0 |
(1)由表可知影响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有。
(2)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实验中欲使马铃薯光合速率达到最强,所需的一组条件是。
(3)欲使大棚中马铃薯长势最佳,所需的一组条件是。
(4)甲、乙、丙三图分别表示几个环境因素对马铃薯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除各图中的所示因素外,其他因素均控制在较适宜的范围。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甲图 P 点,限制马铃薯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为;乙图 Q 点,高CO2浓度条件下,若要进一步提高马铃薯光合作用速率,可尝试采取的措施是;预计丙图 Q 点之后三条曲线的走势为。
下面是荷兰植物学家温特所做的燕麦实验。C图是用含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小块放在去顶的胚芽鞘切面的一侧,根据实验结果绘制的。根据图中信息回答:
(1)根据A、B两组实验能否说明胚芽鞘的生长、弯曲与尖端产生的物质有关? __。为什么? __。
(2)本实验能否说明生长素只能促进尖端下面的一段生长? __。为什么? __。
(3)图C说明了 __。
(4)燕麦胚芽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 __燕麦的茎。
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根深叶茂”和“育秧先育根”的宝贵经验,即必须根生长的好,地上部分才能很好地生长。请回答:
(1)根是植株细胞分裂素合成的中心,细胞分裂素合成后向上运输,能够抑制侧根向周围生长,促进主根向更深的土层生长;蔬菜育苗移栽时,切除主根,可促进侧根生长。以上现象说明根具有___________现象。
(2)在用IAA处理插条生根时,如果IAA的浓度较低,适合采用_______________法处理插条,此时的室内环境最好的遮荫且_______________,以保持IAA溶液的较低浓度。
(3)IAA除具有促进生根的功能,还具有防止脱落的功能。有些研究结果如上图所示。据图可知,IAA对脱落的效应与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4)脱落的生物化学过程主要是水解离层的细胞壁和中胶层,使细胞分离。与脱落有关的酶类较多,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较为关键的。
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频繁爆发了禽流感疫情。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已经设立了专门的防治基金。科技部宣布我国已研制成功人用禽流感疫苗。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转基因微生物细胞内由抗体基因到合成禽流感抗体要经过____________两个阶段。
2)当人感染禽流感病毒时,较好的治疗方法是直接注射康复患者的血清,因为血清中含有抵抗该病毒的抗体,产生抗体的细胞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分化而来。
3)禽流感病毒存在高致病改麦低致病性两种类型,某同学想探究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A是否可以作为高致病性流感病毒B的疫苗,请你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作答:
实验目的:探究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A是否可作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B的疫苗
实验原理:通过接种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__________________侵入时,机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材料和用具:健康家禽若干只、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A、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B、不含病毒的特殊培养液、注射器等
(提示:可用特殊培养液配制一定浓度的禽流感病毒,但浓度和剂量不作要求)
实验过程:第一步:取健康家禽若干只,均等地分为两组,甲组为实验组,乙组为对照组;
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一段时间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去年世界上发现了能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甲型H1N1流感病毒。我国参与了抗击甲型H1N1流感的国际性合作,并已经研制出甲型H1N1流感疫苗。下图所示为甲型H1N1病毒在人体细胞中的一些变化以及相关反应。
(1)侵入到人体内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往往先通过图中___________过程(填标号)阻止病毒的散播,再通过图中____________过程(填标号)予以消灭。
(2)图中b的作用是,c的作用是。
(3)人体细胞中蛋白质的合成与甲型H1N1病毒蛋白质的合成过程相比,主要区别是。
(4)注射甲型H1N1流感疫苗可预防甲型H1N1流感,疫苗作用的原理是
。对鸡蛋过敏者不宜注射甲型H1N1流感疫苗,其原因是
。
(5)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探究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还是RNA。请简述该实验的设计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