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论是红色的、黄色的、黑色的土壤,
我都将顽强地热情地生活。
②哪里有孩子的哭声,我便走去,
用柔嫩的枝条拥抱他们,
给他们一只只红艳艳的苹果;
哪里有老人在呻吟,我便走去,
拉着他们黄色的、黑色的、白色的多茧的手,
给他们温暖,使他们欢乐。
③我愿摘下耀眼的星星,
给新婚的嫁娘,
作闪光的耳环;
我要挽住轻软的云霞,
给辛勤的母亲,
作擦汗的手帕。
④雨雪纷飞--
我伸展开手臂,覆盖他们低矮的小屋,
作他们的伞,
使每个人都有宁静的梦;
月光如水--
我便弹响无弦琴;
抚慰他们劳动回来的疲倦的身子,
为他们唱歌。
我为他们抗击风沙,
我为他们抵御雷火将“无论是红色的、黄色的、黑色的土壤”改成“无论在哪里”好不好?为什么?
指出运用的修辞手法(两个),并说说表达效果。
第四节诗人从哪些角度反复吟唱表现美好的心灵的?
诗歌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1~2题。
[双调]清江引·秋怀
张可久
西风信来家里,问我归期未?
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1. |
曲中写了哪些秋景? |
2. |
作者描写这些秋景的作用是什么? |
阅读下面诗(词)句,完成下列各题。
①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②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
③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月亮是极具文化内涵的典型意象。请分别说出以上诗(词)句中,作者借“月亮”表达的思想感情。
请任选一句分析其表达技巧。
绝句两首(其二)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这首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新晴
宋.刘攽(bān)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偷开门户又翻书”一句中,“偷”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一)
梅花
陈亮
疏枝横玉瘦,小萼点珠光。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玉笛休三弄①,东君②正主张。
注释:①三弄:指笛曲名“梅花三弄”。古有笛曲谢梅花之说。②东君:司春之神。诗中梅花形象具有怎样的特征?
这首诗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