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史学家说:“至唐,承平日久,丁口滋众,官无闲田,不复给授,故均田制为空
文。”上述言论
A.没有正确指出均田制被破坏的根源 | B.指出均田制被破坏是必然的 |
C.客观地说明了均田制被破坏的原因 | D.反映了唐朝社会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
沙皇政府1649年通过的《法律大全》明确宣布地主有权以1626年编纂的土地财产登记簿或1646~1647年的人口调查表为依据,无限期地追捕逃亡者,所有逃亡农民不论逃亡时间多久,都要连同他们的家庭、财产一起返回并定居在原来的地主领地里。这一规定( )
①反映了农民被奴役的程度日益加深 ②说明了农奴是地主的私有财产
③从法律上确立了农奴制的地位 ④标志着俄国农奴制度最后确立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亚历山大二世被暗杀表明( )
①改革遇到很大阻力 ②亚历山大二世是农奴的“解放者”
③只要适应历史发展的改革都是一帆风顺的 ④改革者往往要面临巨大的风险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② |
D.①④ |
加尔文派信徒的主要分布地区不包括( )
A.瑞士 | B.英国 | C.法国 | D.德国 |
下列与加尔文宗教改革内容不符的是( )
A.加尔文在日内瓦建立了新的教会组织 |
B.实行共和制的长老制 |
C.加尔文能够宽容地对待其他信仰的教派与个人 |
D.加尔文成为日内瓦政教合一政权的最高领袖 |
在中世纪的欧洲,教皇确立大一统神权统治的主要原因是( )
A.封建王权需要借助教会的支持 |
B.封建割据,王权衰微 |
C.教皇实力强大 |
D.人们大都是教会的子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