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边是《1957~1960年工业、农业总产值》示意图,对其解读最为恰当的是
A.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调动了全国人民的积极性 |
B.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 |
C.“八字方针”的提出促使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转 |
D.“大跃进”导致了工农业生产比例严重失调 |
(2015年上海卷历史34)清末的文章《狮子吼》中说:法国革了几次命,终成一个民主国,都是受这《民约论》的赐。明末清初我中国亦有一个卢骚(卢梭)•黄宗羲,他写的书已包含民约之理,比《民约论》出书还要早几十年哩。以上情形体现了( )
A.卢梭的思想受到黄宗羲的深刻影响 |
B.《民约论》是法国革命的思想源头 |
C.以中学比附西学是清末西学东渐的常见现象 |
D.卢梭与黄宗羲的思想有类似之处 |
(2015年上海卷历史10)在一张地图上,出现了“欧逻巴”、“亚细亚”、“地中海”、“大西洋”、“尼罗河”等汉字地名,“大地是球形的”这一概念被引入了中国,这幅地图的绘制者是( )
A.沈括 | B.马可•波罗 | C.利玛窦 | D.徐光启 |
(2015年福建卷文综17)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今将静百姓之心,而改其行,必在制民之产,使之甘其食,美其服,而后教化可行,风俗可善也”。在此,顾炎武强调()
A.培养人才,经世致用 | B.弘扬道德,规范言行 |
C.富足百姓,移风易俗 | D.教化民众,静心明志 |
(2015年海南卷历史5)北宋僧人契嵩说:儒教“大有为”而“治世”,佛教“大无为”而“治心”,二者皆“圣人之教也,其所出虽不同,而同归于治”。这反映了()
A.佛教主动适应社会现实 | B.儒、佛开始出现合流 |
C.佛教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 D.儒学统治地位发生动摇 |
(2015年浙江卷文综12)宇宙是人生永恒的话题。中外思想家有的认为“宇宙便是吾心”,有的提出“万物始于水”,有的“心外无物”。明确提出上述观点的人物有()
①陆九渊 ②塞内卡 ③王守仁 ④泰勒斯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