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执政党建设】
2012年11月8日~l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胜利召开。中国共产党在其领导的革命和建设中召开了许多重要会议,制定了重大的方针和政策,引领了中国发展的方向,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民族振兴之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共一大是什么地点召开的?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什么?
(2)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召开的具转折性的会议分别是哪两次?
(3)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开创了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和正确的建设道路,分别是什么?
(4)回顾党的奋斗历程,你有何感想?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19年1-6月,战胜国代表在法国的巴黎召开会议,中国作为战胜国,也派代表参加会议,并向大会提出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但是,由英、法、美等国操纵的和会,拒绝了中国的合理要求。
(1)上述材料与中国的哪一次运动有关?这次运动导火线是什么?
(2)这次运动的性质是什么?最能反映这一运动性质的口号是什么?
(3)这次运动有什么样的历史地位?
新华网北京3月3日电: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3日在北京开幕。民革中央和部分政协委员建议两岸共同纪念辛亥革命百年的提案“未提先热”,受到各方瞩目。据此回答:
(1)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2)武昌起义发生在哪一年?
(3)你认为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读图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江南制造总局机器房
(1)如图反映了19世纪60年代中国历史上发生的什么重大事件?
(2)此事件前期的口号是什么?
(3)此事件的目的是什么?
(4)如果用一句话评价这一事件,你将怎样评价?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亚历山大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阿拉伯帝国的征服......无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但也许横贯于亚欧大陆丝绸古道上的商队来往和联系太平洋西海岸、印度洋、地中海等诸海航路的船只,对古代世界各地生产技术、文化知识的传播更为重要。
——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总序
材料二:一般来说,文明的交往方式大多以两种基本形式展开:和平往来与暴力冲突。它们共同贯穿于人类历史过程的始终,相互交织建构了不同文明交往的乐章。其中,作为主旋律的和平交往活动为这部乐章奠定了永恒的基调。
——《历史课程标准解读》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对古代的征服和扩张战争是怎样评价的?根据材料一列举三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根据材料一列举三个在东西方冲撞中形成的大帝国。
(2)古代除了暴力冲撞外,也有和平交流的方式,请依据材料一举一例。(2分)
(3)依据材料二指出古代文明交流主要的方式是什么?
(4)你认为世界各地区各民族的和平交往有什么历史意义?(2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新中国诞生后,美国从政治、军事、经济等各方面采取措施,千方百计地想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政治上,实行所谓遏制加孤立政策……经济上,对新中国进行经济封锁和贸易禁运。军事上,美国对新中国实行武装侵略和军事包围……派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阻挠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纪胜利、郝庆云《战后国际关系史(1945—2000)》
材料二:
“历史性的握手”
材料三:我们要坚持中美关系的正确方向……共同努力建设21世纪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这一目标……促进两国在双边、地区、全球层面的沟通、协调、合作。
——2010年5月24日胡锦涛在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开幕式上的致辞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美国采取了哪些措施对付新生的中国。
(2)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重大历史事件?今年距该事件发生多少周年?该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有哪些?
(3)根据以上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美关系的发展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