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2年11月15日,在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上习近平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成为首位新中国成立后出生的中共最高领导人。新华社12月23日播发长篇人物特稿,回顾了习近平的成长经历和从政之路,并摘录了他在谈论某些问题时的观点。
阅读下列表格,分析习近平谈话要点体现的哲理。

习近平谈话要点
体现的哲理
[例]谈外交:自己过得好,必须也让别人过得好。
矛盾双方相互依存。
谈为官:常怀忧患之思,常念人民之托。
 
谈金融危机: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谈港澳团结:兄弟同心,其利断金。
 
谈人权:鞋子合不合脚,只有穿鞋子的人自己才知道。
 

 

科目 政治   题型 简答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辩证认识和运用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推出《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系列报道,引发公众对传统家庭教育的关注与热议。公众热议“家风”,有对模糊了的文化传统的追思,也有在新语境下如何重新定义家风的追问。
观点一家风是指传统家庭的传统道德,有些传统道德并不一定适合现代家庭,如过去传统家庭的家风都强调尊卑、等级,要求家庭的晚辈无条件的服从长辈,这些理念与现代社会所提倡的平等、民主是相悖的。所以,家风也要与时俱进。
观点二千百种的家风固然有千百种表述方式,但骨子里却浸润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美德,而随着现代社会发展,家风渐止于身教言传,所以,现代家庭有必要重塑家风、传承家风。
请选择一种观点,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其合理性。

2014年2月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就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
从文化对人的影响角度,说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性。

某地发展经济不盲目攀高求快,而是着力激发市场活力、需求潜力和发展的内生动力,使生产要素按市场规律流动配置,努力实现供求关系的动态平衡,最大限度地减少政府对微观事务的干预,既防止政府的手错装在市场身上,又防止市场的手错装在政府身上。
(1)依据材料,运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分析该地做法的理论依据。
(2)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如何防止“政府的手错装在市场身上和市场的手错装在政府身上”。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梦想。”这是国家主席习近平对“中国梦”的深刻解析。中华民族的今天,正可谓“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华民族的明天,可以说是“长风破浪会有时”。中国人民从不屈服,不断地奋起抗争,我们也终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这充分展示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所以要实现国富民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 1)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4分)
( 2)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角度阐明,为什么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9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为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某网站开设的“学习论坛”引起了网友的广泛关注。论坛中的一些话题引发了同学们的热议。请你参与探究。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人民提供广阔的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结合材料,从文化创新角度说明应如何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13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