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9月,国务院颁布《投机倒把行政处罚暂行条例》,打击投机倒把分子。当时包括就地转手倒卖、购买大型运输工具贩运、个体户、下海商人也被列为投机倒把行为受到打击。1997年《刑法》取消"投机倒把罪",2009年正式删去法律中有关"投机倒把""投机倒把罪"的规定。这突出反映了( )
| A.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 | B.法制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
| C.法律保障经济的健康发展 | D.社会经济秩序日趋稳定 |
下面表格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项目 |
英 |
德 |
法 |
美 |
| 1870~1913年工业增长速度 |
1.3 |
4.6 |
1.9 |
8.1 |
| 1913年工业产量所占位置 |
3 |
2 |
4 |
1 |
| 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置 |
1 |
4 |
2 |
5 |
A.英法两国逐渐失去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优势
B.美德迅速崛起,对英法构成威胁
C.英法的国际地位下降
D.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1879年10月21日,美国科学家爱迪生在纽约的一个实验室里,亮起了一盏电灯。当这个消息传到证券交易所,煤气行业的股票应声下跌,因为人们预感到,煤气灯的时代即将成为过去,电灯的时代来临了。”这则史料说明了()
| A.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电器的发明和应用 |
| B.煤气行业开始为新兴电力工业所淘汰 |
| C.证券交易所操纵着美国的经济运行 |
| D.科学技术直接影响着社会经济生活 |
下图是漫画《被垄断组织操控的美国参议院》,其说明()
| A.美国国家权力实行分权与制衡原则 |
| B.垄断组织为追逐高额利润干预国家政治经济生活 |
| C.垄断组织适应了资本主义大生产的需要 |
| D.垄断组织的形成提高了资本主义的经营管理水平 |
“1870年以后的三十年间,世界贸易额增长了三倍左右。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区的非工业国家的粮食和原料源源不断地运往工业化国家,工业化国家生产的工业品则销往全世界,国际分工日益明显。”据此,下面关于这一时期“国际分工”表现的表述最贴切的是()
| A.世界城市和世界农村的分工 |
| B.世界工业生产结构布局的分工 |
| C.工业化国家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掠夺 |
| D.资本、技术在世界范围的扩张 |
“铁路时代”的到来是人类文明史上的重要进步。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运行蒸汽机车的铁路最早出现在美国 |
| B.火车为世界市场发展提供了技术条件 |
| C.19世纪早期中国掀起收回铁路利权运动 |
| D.“一五”期间中国城市地铁开始运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