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制定了不同的地方管理政策(如下表),其体现的共同政治理念是
| 时间 |
政策 |
名称 |
| 1947年5月 |
设立民族自治区 |
内蒙古自治区 |
| 1980年3月 |
设立经济特区 |
深圳特区 |
| 1997年7月 |
设立特别行政区 |
香港特别行政区 |
A.搁置分歧,民族利益至上 B.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促发展
C.独立自主,主权毋庸置疑 D.因地制宜,民族平等共繁荣
某同学在写一论文,其中涉及“宋代商业活动不断冲击着官府重农抑商政策”这一论点,下面能作为他写作论据的是
| A.离城镇较远的地方民间集市开始形成 |
| B.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现象 |
| C.工商皆本思想出现,出现著名的商帮 |
| D.商业场所的时空限制由严格到弱化 |
“中国历史上不是政府‘均富贵’打击资本经济,就是人口膨胀后饥民暴动‘打土豪,分田地’来毁灭资本经济,使中国经济和社会文明总在小农经济的落后层次循环不前。”根据所学知识,请你判断在中国历史上以政府行为开创的“均富贵”措施是
| A.秦始皇实行统一度量衡 | B.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 C.北魏实行均田制 | D.孙中山提出“平均地权、耕者有其田” |
古代文化常以耒耜来称犁……从单纯依靠人力耕作转变为利用畜力拉犁,是农业史上的又一次革命性进步。古代中国农业由牛耕代替耒耜大约开始于
| A.商周时期 | B.春秋时期 | C.秦汉时期 | D.魏晋时期 |
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相比,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显著特点是
①确立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②中国国体有了根本性的变动
③确立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④第一次提出“主权在民”的思想
| A.①②③④ | B.①③ | C.③④ | D.②④ |
如何分析中国近代民族独立与近代化的关系,同学之间出现了两种观点。你认为能够成立的是
甲: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一再证明,只有先争取民族独立,才能真正实现近代化
乙: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有先近代化争取国家富强,才能真正实现民族独立
| A.乙方观点 | B.甲乙方都对 | C.甲方观点 | D.甲乙方都不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