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1971年美国和西欧共同市场的经济经济增长率(1971年比1958年增长总和)
上表反映的情况导致的世界形势是( )
A.美国丧失了世界霸主地位 | B.世界经济开始呈现多极化格局 |
C.西欧取得了军事上的自主 | D.欧洲恢复了世界政治中心的地位 |
1912年元旦南京临时政府内阁成立。据《临时政府组织大纲》规定本内阁即总统制下的内阁,临时大总统为国家元首兼政府首脑。1916年4月21日政府组织令制定公布,中华民国第11任内阁以国务卿总理国务,各部总长皆为国务员,树立责任内阁先声。5月8日袁世凯改政事堂为国务院。民国初年内阁及其政权组织形式更迭反复,但最终还是保留了民主共和政体。其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A.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和全国人民的斗争 |
B.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
C.从专制到民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
D.新文化运动使人们的思想进一步解放 |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的注释里说:“历史上的晚期时代对早期时代的认识当然与后者对自己的认识不同,例如,希腊人是作为古希腊人认识自己的,而不像我们对他们的认识那样,如果指责古希腊人对自己没有像我们对他们的这种认识,就等于指责他们为什么是古希腊人。”下列与此观点相符合的评述是()
A.历史认识都是从现实出发的 |
B.人们对历史的认识没有规律可寻 |
C.后人对历史的认识一定高过前人 |
D.历史认识应还原到历史时空中去 |
法国数学家笛卡尔因其思想不见容于当道,被迫流亡他国。1631年,他称旅居的城市是“货物无奇不有”之地。他问道,“要找到世人所可能希冀的各种货物和珍奇物品,这世上还有哪个地方比这个城市更让人如愿?”由此可知,当时笛卡尔流亡于()
A.意大利 | B.西班牙 | C.荷兰 | D.英国 |
苏轼曾经指出:“民庶之家,置庄田招佃农,本望租课,非行仁义,然犹至水旱之岁,必须放免欠负、贷借种粮者,其心诚恐客散而田荒,后日之失必倍于今故也。”这说明宋朝时期( )
A.宋代佃户租种土地有一定的自主选择权 |
B.宋代地主具有开展民间赈济的社会责任感 |
C.从宋朝开始出现以租佃关系进行土地经营情况 |
D.宋代土地兼并现象日益严重 |
20世纪中期的一次国际会议有下列宣言:“‘冷战’和它会变成真正的战争的经常性的严重危险,已经成为国际关系中存在的局势的一部分。……在这种情况下,和平共处的原则,是代替冷战和可能发生的全面核灾祸的唯一的办法。因此,这些原则——包括人民享有自决、独立和自由决定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方式方法的权利——必须成为一切国际关系的唯一的基础。”这次国际会议是()
A.亚非会议 | B.不结盟国家政府首脑会议 |
C.日内瓦国际会议 | D.中印外交会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