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美国的罗伯特•特里芬指出:“各国为了发展国际贸易,必须用美元作为结算与储备货币,这样就会导致流出美国的货币在海外不断沉淀,对美国来说就会发生长期贸易逆差;而美元作为国际货币核心的前提是必须保持美元币值稳定与坚挺,这又要求美国必须是一个长期贸易顺差国。”下列各项中,对特里芬的话理解最准确的是( )
| A.力争回归原来的金本位制 |
| B.主张实行浮动汇率制度 |
| C.贸易逆差和贸易顺差是一对孪生兄弟 |
| D.布雷顿森林体系有其内在的不稳定性和崩溃的必然性 |
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不包括( )
| A.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加紧掠夺 |
| B.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
| C.普遍推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
| D.相对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和国际经济联系的加强 |
二战后联邦德国政府采用路德维希博士的经济改革方针,其理论依据是:社会市场经济不是自由放任式的市场经济,而是有意识地从社会政策角度加以控制的市场经济。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德国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趋势加强 |
| B.德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趋势加强 |
| C.德国由市场经济向计划经济过渡 |
| D.二战后,德国政治民主趋势更加明显 |
二战后法国与西方其他国家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 )
| A.扩大国有经济成分 |
| B.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
| C.实行减税政策 |
| D.政府制定经济计划进行指导和调节的力度较大 |
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陷入“滞胀”的直接原因是( )
| A.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无法克服 |
| B.受石油危机的影响 |
| C.西欧、日本后来居上,在世界市场上与美国形成强有力的竞争 |
| D.凯恩斯主义的失灵 |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
| A.在二战后才开始出现 |
| B.是公有制与私有制相结合的产物 |
| C.基本消除了自由竞争 |
| D.是资本主义制度进一步完善与发展的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