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里萨湖通过洞里萨河与湄公河相连,是湄公河的天然蓄水池。干季时湖水经洞里萨河流入湄公河,补充了湄公河水量的不足,这时湖面下降,平均水深仅为1米左右;雨季湄公河暴涨之时,河水又经洞里萨河倒灌入湖中,从而减轻了湄公河下游的泛滥,这时湖面上升,平均水深超过10米。据此,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题。洞里萨湖地区交通便捷,吃水深度在4米左右的船只经各支流可到达湖区周围的各省省会。洞里萨湖湖区最佳通航时间是
A.1月~6月 |
B.5月~10月 |
C.11月~次年4月 |
D.全年 |
一艘船在最佳通航时间里,从金边驶往洞里萨湖。行经洞里萨河时下列叙述最可信的是
A.船只的吃水深度比平常减小 |
B.船只顺水而行 |
C.船只比平常消耗更多的燃料 |
D.船只载重能力比平常增大 |
读黄河示意图,回答问题。图中河床剖面呈“V”字形的河段是
A.a | B.b | C.c | D.d |
关于d处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A.黄河泥沙含量大,因此三角洲增长速度快 |
B.d处有便捷的内河航运和航海运输 |
C.d处因河网密布、地形平坦,成为我国的“鱼米之乡” |
D.入海口处三角洲增长慢 |
读某地地质构造示意图,完成问题。图中a地所属地质构造是
A.山岭 | B.向斜 | C.背斜 | D.地堑 |
图中①②③④处的岩层,形成时间最晚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图中a、b、c、d四地,最可能储藏地下水的是
A.a | B.b | C.c | D.d |
读下面景观图片,回答问题。甲图景观的形成突出反映了
A.地壳的水平运动 | B.地壳的垂直运动 |
C.强烈的侵蚀作用 | D.剧烈的火山活动 |
乙图中构造形成及出露形成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A.岩层受挤压后被侵蚀 | B.岩层受挤压后经沉积 |
C.岩层受张裂后被搬运 | D.岩层受张裂后经沉积 |
水足迹是指生产商品与服务所耗费的水资源数量,其中本国生产给本国消费的部分为内部水足迹,他国生产给本国消费的部分为外部水足迹。表l示意Y国1999年的可更新水资源和水足迹情况。完成问题。
表1
可更新水资源(109m3/年) |
内部水足迹(109m3/年) |
外部水足迹(109m3/年) |
1.7 |
2.2 |
6.4 |
根据表l资料可知Y国
A.水资源总量丰富 | B.属于发展中国家 |
C.水资源严重匮乏 | D.水资源利用率低 |
下列措施中有利于减少内部水足迹的是
①发展高效节水农业 ②进口水密集型产品 ③出口水密集型产品 ④修建大型水利工程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①④ |
读“某海域洋流分布图”,回答问题。.对图中④洋流形成起重要作用的风带是
A.北半球信风带 | B.南半球信风带 |
C.北半球西风带 | D.南半球西风带 |
关于四个洋流对陆地环境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在①洋流影响下,沿岸热带沙漠气候所跨经度范围广 |
B.在②洋流影响下,大陆沿岸地区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
C.受③洋流影响,大陆东部降水增加 |
D.洋流④有利于北海渔场的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