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墨子说:“今也农夫之所以早出暮入,强乎耕稼树艺,多聚菽粟,而不敢怠倦者,何也?曰:彼以为强必富,不强必贫;强必饱,不强必饥,故不敢怠倦。”上述引文主要反映了战国时期

A.“重农抑商”政策深入人心 B.农业有力支持了兼并战争
C.农民深受地主压迫的事实 D.封建制下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爱因斯坦的主要科学成就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从法律上明确废除井田制,对土地私有制给予全面肯定的是( )

A.晋国的税制改革 B.齐国的“相地而衰征”
C.鲁国的“初税亩” D.商鞅变法

近期,乌克兰局势突生变故,克里米亚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以下历史事件,与克里米亚紧密相关的是

A.彼得一世改革 B.苏联卫国战争
C.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D.“华约”建立

某班同学学完《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后,开展了研究性学习,以下是他们拟定的部分研究型题目。其中不正确的是

A.梭伦改革——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
B.商鞅变法——为秦统一全国奠定基础
C.孝文帝——为隋唐时期国家重新实现统一奠定基础
D.王安石变法—— 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

我国古代的改革对推动社会进步起了推动作用,但商鞅因变法而车裂,王安石因变法而革职。由此可以得出的最主要结论是()

A.改革有风险,改革者应该注意保护自己
B.改革有助于社会进步,但改革者不会有好结果
C.改革需要改革者的奉献和牺牲精神
D.改革应对反动势力进行彻底镇压

[2014·安徽卷] 下列变法措施与结果对应,符合史实的是( )


变法措施
结果
A
商鞅变法:户籍什伍制、连坐法、奖励耕织和奖励军功
“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B
王安石变法:市易法
“市易之起,自为细民久困,以抑兼并尔,于官何利焉”
C
戊戌变法:设立农工商总局
促进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D
明治维新:殖产兴业
没有实现传统产业的现代化和工业化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