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说:“今也农夫之所以早出暮入,强乎耕稼树艺,多聚菽粟,而不敢怠倦者,何也?曰:彼以为强必富,不强必贫;强必饱,不强必饥,故不敢怠倦。”上述引文主要反映了战国时期
| A.“重农抑商”政策深入人心 | B.农业有力支持了兼并战争 |
| C.农民深受地主压迫的事实 | D.封建制下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 |
下列表述与20世纪初的史实不符的是:
| A.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阶段 |
| B.整个世界被列强完全瓜分 |
| C.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剑拔弩张 |
| D.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发展不平衡性加剧 |
乌尔比安的《论告示》中记载:“如果洗衣人收到了一件交付清洗的衣服,而老鼠将衣服咬坏了。那么,洗衣人要对此依照承揽之诉承担责任。”这一案例体现的罗马法原则
| A.重视证据 | B.公平公正 | C.契约至上 | D.注重程序 |
古代雅典的民众法庭在一次审判中,一名女犯因漂亮而被法官赦免,这说明了雅典民主
| A.主观随意 | B.轮番而治 | C.三权分立 | D.依法治国 |
公元2世纪的雄辩家阿里斯泰德热情地赞美罗马:“无论海洋还是陆地上任何的间隔距离都不能将一个人排斥于公民身份之外。”他赞扬的是罗马的
| A.《十二铜表法》 | B.公民法 | C.万民法 | D.自然法 |
当代学者顾准说:“城邦制度和直接民主两者是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的。”雅典城邦为直接民主提供的条件是
| A.城邦人口相对集中,互相比较熟悉 |
| B.城邦公民不从事劳动,闲暇时间多 |
| C.城邦人口较少,而且公民数量更少 |
| D.城邦政务简单,人人都有能力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