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玲同学做了“测食用油密度”的实验,且其小组同学对她的实验进行了评估与交流。
(1)惠玲同学实验过程:
a.看到水平桌面上天平如图所示,指针指到分度盘中央了。于是,她立即准备将空烧杯放在天平左盘开始测量。可可组长马上给她提示“等等……”。惠玲同学立即明白了,还应将天平 ,再调节 ,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
b.用已调节平衡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
c.向烧杯内倒入适量食用油,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2;
d.把烧杯内的食用油全部倒入量筒内,读出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为V;
e.测得的食用油密度的表达式是:ρ油= 。
(2)小组中佳莉同学认为这样操作过程还存在问题,猜想油倒入量筒内,倒不干净,会影响实验结果。于是,大家在各种规格的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食用油,放置一会儿,将全部的油沿杯口倒出,得到如下数据:
烧杯规格 |
500ml |
250ml |
100 ml |
50ml |
空杯质量/g |
146 |
100 |
46 |
34.5 |
杯和剩余油的质量/g |
151 |
103 |
48.5 |
35.8 |
通过上述多次实验,验证了佳莉同学的猜想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若实验使用的是100 ml的烧杯,则计算量筒中食用油的质量时,需要减 g,否则其测得的密度值将会比实际值 (选填“偏大”或“偏小”)。
(3)为了减小实验误差,请你改进惠玲同学测食用油密度不合理的操作:
a. 用已调节平衡的天平测出烧杯和 的总质量m;
b. 把烧杯内的食用油适量倒入量筒内,读出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V;
c. 用天平测出烧杯和 的总质量m′。
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用棉线将铜棒ab悬挂于磁铁N、S极之间,铜棒的两端通过导线连接到灵敏电流计上.当铜棒向左运动时,电流计的指针(选填“偏转”或“不偏转”);该装置可将能转化为电能;写出用该原理制成的一种设备:.
1648年的一天,一群好奇的观众围着一个年轻人,看他做着有趣的实验,他把一个木桶装满水用盖子封住,在桶盖上面是一根细长的管子并把它插入桶中,然后让人站在高处往细管中灌水如图。结果,只用了几杯水,木桶就压裂了,水从裂缝中流了出来。在场的人无不对此感到震惊。这个年轻人就是法国著名的数学家和物理学家帕斯卡。请回答:
(1)在这个实验中,一桶水不足以使桶破裂,而加上几杯水,桶就会压破。为什么?
(2)液体对容器产生的压力一定等于液体的重力吗?
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图装置探究电磁感应实验,实验情况记录在下面表格中
实验序号 |
磁极位置 |
开关 |
导体运动情况 |
G表指针偏转情况 |
1 |
上N下S |
闭合 |
不运动 |
不偏转 |
2 |
上N下S |
闭合 |
上、下运动 |
不偏转 |
3 |
上N下S |
闭合 |
水平向右运动 |
向右偏转 |
4 |
上N下S |
闭合 |
水平向左运动 |
向左偏转 |
5 |
上N下S |
断开 |
水平向右运动 |
不偏转 |
6 |
上S下N |
闭合 |
水平向左运动 |
向右偏转 |
综合分析后(实验中磁铁不运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可以看出要产生感应电流有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那么还应满足的条件是:
①通过比较实验序号2、3、4得出;
②通过比较实验序号3、5得出;
(2)通过分析我们还可探究出影响感应电流方向的因素有:
①,它是通过分析比较实验序号4与得出的;
②,它是通过分析比较实验序号4与得出的。
如图是某同学做“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时的电路图,已知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6V,现有如下器材:电流表、电压表、开关、滑动变阻器各一个,导线若干、电源一个(电压在10V至15V之间).
(1)该实验原理是:;
(2)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当确认电路连接正确,准备闭合开关时,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阻值.
(3)闭合开关进行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
电压表示数/V |
电流表示数/A |
1 |
3 |
0.16 |
2 |
6 |
0.3 |
3 |
12 |
0 |
从表中数据可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W.小灯泡熄灭是因为.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空气能热水器
空气能热水器(如图甲)是吸收空气的热能来制造热水的装置,其耗能约为电热水器的四分之一。空气能属于可再生的新能源,拥有先天的节能环保的优势。图乙是空气能热水器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它主要由储水箱、毛细管、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等部件组成。制冷剂在毛细管、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之间循环过程与我们所熟悉的电冰箱的制冷循环过程相同,其工作过程如下:
A.液态制冷剂经过一段很细的毛细管缓慢地进入蒸发器,在蒸发器迅速汽化,并从空气中吸收热能;
B.制冷剂汽化生成的蒸气被压缩机压缩后变成高温高压的蒸气进入冷凝器;
C.在冷凝器中,高温高压的蒸气将热能传递给冷水并发生液化。制冷剂依此不断循环流动,使水的温度不断上升。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制冷剂在______中汽化,在______中液化。
⑵制冷剂在工作循环过程中,将____中的热能不断地“搬运”至____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