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某地山麓和山顶太阳辐射强度图,完成下列问题。
有关该地太阳辐射强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
| A.山麓始终大于山顶 | B.山顶始终大于山麓 |
| C.1~8月山麓一直增大 | D.9~12月山顶一直减小 |
关于该地太阳辐射垂直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
| A.7月最大 | B.12月最大 |
| C.6月随高度递增 | D.11月随高度递减 |
该地太阳辐射强度最大的月份不是6月,而是8月,其主要原因可能为( )
| A.太阳高度大 | B.白昼长 | C.晴天多 | D.阴雨天多 |
根据图示的地形剖面以及对应的气候资料,回答如下问题
图示地区年降水量最多的地方位于海拔约( )米处。
| A.4000 米 | B.3000 米 | C.2000 米 | D.1000米 |
在山地的坡上需建立冬季牧场,让牲畜安全度过寒冬,下列四个地点最合适的是( )
| A.南坡海拔约1000米处 | B.南坡海拔约1300米处 |
| C.北坡海拔约1300米处 | D.北坡海拔约2000米处 |
黄河多年平均年输沙量达16亿吨,居世界大江大河之冠,而黄河多年平均径流量仅为500多亿立方米。黄河水沙极不平衡,使黄河下游河道不断向“槽高、滩低、堤根洼”的“二级悬河”发展。黄河水的输沙能力强大,主要取决于 ( )
| A.黄土高原土层疏松 | B.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率低 |
| C.黄河中下游落差大 | D.黄河流域面积大水量多 |
下图为某流域管理单位由长年水文数据(1875—1975)所推算的洪水频率曲线。如以较近年代(1945—1975)的水文数据推算,则洪水频率有提高的现象。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原百年一次的洪水位,在1945—1975年的洪水频率曲线上其再现周期的大约年限是
| A.70年 | B.50年 | C.20年 | D.10年 |
开始出现灾害的水位,在1945—1975年的洪水频率曲线上,其再现周期较1875—1975年的洪水频率曲线缩短的时间约为
| A.1年 | B.3年 | C.5年 | D.7年 |
每年11月后我国东部沿海某些地区常有咸潮发生,2013年11月初,珠江三角洲又开始有咸潮危害,回答下列问题。()咸潮多发生在沿海()
| A.过度抽取地下水的地区 | B.地势低平的地区 |
| C.河流入海口地区 | D.工农业污水排放地区 |
以下措施中,可减缓咸潮危害的是( )
| A.修筑堤坝,抵御海水入侵 | B.上游水库开闸放水,增加河流入海量 |
| C.治理水污染,减少污水排放 | D.减少抽取地下水,多用河水做水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