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回首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近百年的历史,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几条并行前进、交替发展的历史脉络:列强发动一次又一次的侵略战争,把中国推向灾难的深渊;志士仁人一次又一次地奋起反抗,救国救民于苦海……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上述两幅图反映的是哪两次战争? (2分) 你还知道19世纪列强发动的哪些大规模侵华战争?(举2例)(2分)
(2)清朝后期,我们国家饱受苦难,历尽沧桑,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材料二:“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低估的,这并不足怪,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
(3)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封建专制政体进行了哪些重大活动?(3分)
材料三:中华民国的成立并没有给人们带来预期的民族独立、民主和社会进步。
——胡绳《中国共产党70年》
材料四: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国革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  
——江泽民在“十五大”的报告
(4)你如何理解材料三的看法?根据材料四,你认为辛亥革命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创造了哪些有利条件?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 两伊战争 中日邦交正常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电线铁路,变华为夷,鄙见迂疏,期期以为不可。
——《刘坤一遗集》
材料二:清朝一遇到外国的枪炮就丧尽了自己的声威,天朝正如小心保存在紧密的棺材内的木乃伊一样,只要与外界新鲜空气一接触,便一定要腐烂。
——《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
材料三:持鸦片初约以通市,吾不停贸易以自修自强,使无鸦片之毒,则外洋之银有入无出,中国银且日贱,利可胜述哉!
——《海国图志》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作者的核心主张是什么?他属于近代史上哪一派别?运用材料二的观点对材料一的主张作简要评价。
(2)材料三的作者对鸦片和贸易的关系提出了什么看法?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毛泽东曾说:“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究竟是从何而来的呢?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反映的产物。”
材料二:恩格斯说:“和启蒙学者的华美约言比起来。‘理,陛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
材料三:有人问过作者:戈多究竟指什么?作者回答:“我要是知道,早在戏里说出来了。”戈多虽然未出场,但他在剧中是居于首要地位的人物,因此评论家们对他提出各种解释,有的解释为“上帝”,有的解释为“死亡”。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哪一基本原理?
(2)试述材料二出现的原因。它又导致欧洲文坛出现了什么变化?
(3)材料三又反映了哪一流派?其创作的主题怎样?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材料二:边界红旗子始终不倒,不但表示了共产党的力量,而且表示了统治阶级的破产,在全国政治上有重大的意义。
——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
请回答:
(1)材料一提出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是什么?
(2)为什么材料二说“边界红旗子始终不倒”具有重大政治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反对任何教条主义的或经验主义的倾向。
——中共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
材料二: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跨越世纪的新征途上,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用邓小平理论来指导我们整个事业和各项工作。这是党从历史和现实中得出的不可动摇的结论。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1997年9月12日)
请回答:
(1)结合你的认识,指出中共七大确定毛泽东思想为“一切工作的指针”的主要历史依据。
(2)结合你所学知识,归纳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3)根据材料,结合你的理解,简要指出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共同点。

结合历史背景,比较20世纪80年代以前和以后中国发展高科技侧重点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