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以来,英、德两国通过不同方式,先后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以下关于两国政治制度相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君主为国家最高元首 | B.内阁首脑对君主负责 |
| C.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 | D.带有鲜明的专制色彩 |
著名学者费孝通指出通商口岸“是一个经济上处于劣势的区域向外开的一扇门,……它的繁荣却并不代表它所在区域的繁荣”,只是一个经济缺口,吸取邻近乡村地区财富,经济上无法自给自足,富有消费城市特点,导致通商口岸周围的乡土经济进一步萧条 。材料主要体现的是通商口岸( )
| A.改变了所在地区的城乡经济结构 |
| B.对中国城乡经济的破坏性作用 |
| C.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 |
| D.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
晚清大臣陈炽指出:“中国官商情形隔膜,动以崇本抑末之说,视商人之盈亏成败,漠然不加喜戚于其心。持此以与泰西各国通商,如下驷弩骀追踪骐骥,必使中国盈天下无一富商。所有利权皆归彼族,上下交困,仰人鼻息以为生。”这说明他( )
| A.对传统官商关系的认识有所变化 |
| B.意识到发展资本主义是国家根本 |
| C.固守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 |
| D.反对外国商人在中国投资设厂 |
史学界曾有人对1872-1894年中国境内近代工业作了比较详细的统计分析,并绘制出下列统计图表。我们由此统计表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后发展迅速 |
| B.以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实力雄厚 |
|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狭缝中艰难成长 |
| D.自然经济已经退出了中国经济舞台 |
2012年7月19日,中非合作论坛第五届部长级会议在北京开幕,胡锦涛主席宣布“中国未来三年将对非洲提供200亿美元贷款,将为非洲培训3万名各类人才,提供政府奖学金名额1.8万个,并派遣1 500名医疗人员”。下列不能体现中非友好合作的是 ( )。
| A.万隆会议 | B.中国重返联合国 |
| C.中非合作论坛 | D.共同参加不结盟运动 |
2012年4月26日,温家宝总理出席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时说:“多年来,虽然世界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和中国人民始终铭记中东欧国家曾经给予的宝贵帮助和支持。”依据你的历史知识判断,这里的“宝贵帮助和支持”是指
| A.三四十年代支援中国人民反法西斯斗争 |
| B.新中国成立初期支持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 |
| C.70年代支持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 D.90年代支持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