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如果把每一个国家的发展比喻为比赛,那么1861年、1941年、1962、1991年对于美国、俄罗斯这两个世界近现代史上的重要国家而言,就是三处影响重大的历史“赛点”(关键时刻)。
请探究:
(1)用史实说明美利坚民族和俄罗斯民族在1861年这一决定其民族命运的历史“赛点”时刻是如何抉择的?
(2)1921年的俄罗斯和1933年的美国也都是到了命运的关键时刻,两国分别采取了什么创新措施,分别发展、巩固、完善了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
(3)两国在1941年这一不仅关系其本国命运,而且也关系着世界命运的至关重要的历史“赛点”上,做出的重大抉择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4)在1962年两国的争霸中,美国明显处于上风,请你分析主要原因是什么?
(5)请分析1991年这一历史“赛点”对当代的历史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美国南北战争 日本明治维新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我国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自古以来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谁建立的?为适应新的统一形势,加强封建统治,他创立了一套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政治制度,这一制度叫什么?
(2)为实现大一统,汉武帝在思想上采取了什么措施?为巩固统治,选拔人才,隋朝创立了什么制度?
(3)为维护国家统一,清朝前期,清政府在新疆、西藏和台湾分别设置了什么机构,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
(4)新中国成立后,为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我国政府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什么基本政治制度?为实现国家统一,邓小平提出了什么伟大构想?该构想的实践取得了什么重大成果?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我们的印象里,革命往往伴随着刀光剑影和血雨腥风。可是,二百多年前,英国却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的革命。这场革命没有你死我活的拼杀,而是通过和平的变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它影响和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材料二 19世纪70年代,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电力的应用日益广泛,逐步成为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使人类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材料三 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人类在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标志着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到来。
--上述材料均摘自人教版九年级《世界历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二、三分别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
(2)这些历史事件分别把人类带进了什么时代?
(3)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从正、反两面概述科技革命的重要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
材料二 "第二款 中国将管理下开地方之权并将该地方所有堡垒、军器、工厂及一切属公物件,永远让与日本。第一、下开划界以内之奉天省南边地方……第二、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第三、澎湖列岛。即英国格林尼次东经百十九度起、至百二十度止及北纬二十三度起、至二十四度之间诸岛屿。
第四款 中国约将库平银二万万两交与日本,作为赔偿军费……"
材料三 "第六款 上谕大清国大皇帝允定付诸国偿款海关银四百五十兆两……
第七款 大清国国家允定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中国民人,概不准在界内居住……
第八款 大清国国家应允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现已设法照办……"
--上述材料均摘自相关条约原文
请回答:
(1)材料一、二、三所述内容分别出自清政府与外国侵略者签订的什么条约?
(2)上述条约反映了中国近代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随着中国近代社会性质的变化,为挽救民族危机,不同阶层的仁人志士都进行了艰难的探索,其中地主阶级、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探索具体指什么重大历史事件?中国共产党找到了一条怎样的正确革命道路,使中国走向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4)纵观不同阶层的探索,请归纳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的特点。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领土问题: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承认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波兰等的独立;海外殖民地问题:所有海外殖民地被战胜国瓜分;赔款及战争责任问题:德国必须支付66亿英镑的战争赔款,德国必须承认全部战争责任:中国问题:将德国霸占中国山东省的铁路、矿山、电讯设备,胶州湾地区的租借地及其他权益转让给日本。
材料三:第一条除中国外缔约各国协定:
(一)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暨领土与行政之完整;
(二)给与中国完全无碍之机会,以发展并维持一有力巩固之政府;
(三)施用各国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
(四)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特别权利,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利。并不得奖许有害友邦安全之举动……
请回答:
(1)材料一、二与哪一重大国际会议有关?材料二中的什么规定最能够体现这次会议的性质?材料二中对中国问题的规定导致中国历史上什么事件的发生?(3分)
(2)材料三出自历史上的哪一重大条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特别权利”的规定主要是针对哪个国家作出的?(2分)
(3)从以上材料中,你得到什么启示?(1分)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世界各国纷纷以各种形式举行纪念活动。“牢记历史、以史为鉴,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是人类社会对待历史悲剧的正确选择。
某班举行了“纪念中国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系列活动。
(1)在探讨日本投降的主要原因的主题班会上,小丽同学认为是美国向日本本土投放了原子弹,屈服美国的原子弹(屈原说);小华同学则认为是苏联红军进攻中国东北的日军(苏武说);小东同学认为是各方面共同努力的结果 (共同说)。你同意哪一种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理由。(只答一种观点即可)
(2)小刚同学负责布置图片展,请你帮助小刚同学为下列三幅图片各拟—个标题。(3分)
标题①②③

说明:图一: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在波兰首都华沙犹太殉难者纪念碑前下跪,代表德国请求得到战争受害者的宽恕;图二:在这张拼图中,左为一日本老兵在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前向亡灵谢罪;右为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在东京参拜供奉着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图三:2005年2月,德国一名儿童手持蜡烛参加掉念二战死难者的集会。
(3)如果你是该班的一名同学,在参与上述活动后,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