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块A的体积为500cm3,质量为300g,用细线拉着浸没于盛水的圆柱形容器中,容器的底面积为100cm2,容器内水面高度为30cm,如图所示,求:(p水=1.0×103kg/m3,g取10N/kg)
(1)物体受到的浮力;
(2)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3)绳子的拉力T;
(4)若剪断绳子后,木块静止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小刚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架在水平实验台上,如图所示。
(1)为准确找到像的位置,玻璃板应选用较薄的玻璃,并且应保证___________立在水平
实验台上。
(2)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在此实验中:
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 ___________关系。
小英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中焦距为12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50cm刻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位于凸透镜两侧。
(1)小英将蜡烛移至2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了烛焰清晰的像,则该像
是倒立、_____________ (选填:“缩小”或“放大”)的 像(选填:“实”或“虚”)。
(2)小英将蜡烛从20cm刻度线处移至30cm刻度线处,她应向_____________透镜方向
(选填:“远离”或“靠近”)移动光屏;才能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3)小英将蜡烛移至40cm刻度线处时,她通过凸透镜看到了烛焰的虚像,则该像是
_____________、(选填“倒立”或“正立”)放大的。
小丽和小明要“测量食用油的密度”,请你帮助他们完善实验方案,并回答后面的问题:
(1)小丽的方案:用调节平衡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向烧杯内倒入适量食用
油,再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然后把烧杯内的食用油全部倒人量筒内,
读出__________;其测得食用油密度的表达式是:p油=__________。
(2) 小明的方案:在烧杯内倒人适量的食用油,用调节平衡的天平测出烧杯和食用油
的总质量m,,然后将烧杯内的部分食用油倒入量筒内,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读出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即可测得食用油的密度。
(3)按_____________的实验方案进行测量,实验误差可以减小一些;如果选择另一种方
案,测得的密度值_____________ (填“偏大”或“偏小”)。
(4)按小明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已测得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为34.1g。将烧杯内的部分
食用油倒入量筒后,倒出油的体积如图19(甲)所示为_____________,烧杯和剩余油
的总质量如图19(乙)所示为_____________g,则小明食用油的密度为_____________kg/。
如图19所示,柱形容器重力不计,底面积为6×10-2 m2。容器内放有一密度为0.6×103kg/m3,体积为10-3 m3正方形木块,用一条质量可忽略不计的细绳,两端分别系于木块底部中心和柱形容器的中心.容器内有一定质量的水,水深20cm,此时木块处于漂浮,但细绳刚好拉直,对木块没有拉力.细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3牛.求:
(1)木块漂浮时,浸入水中的体积多大?
(2)向容器内缓慢注水,细绳对木块的拉力刚好达到最大时值,木块排开水的体积?
(3)向容器内缓慢注水(水未溢出)多少千克时,细绳断裂?
(4)细绳断裂后,整个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是多大?
如图18甲、乙、丙所示的是一种电热水器的铭牌、剖面结构示意图和内部简单电路图,R1、R2均为电热丝。求:
(1)当该热水器装满20℃的水时,1标准大气压下把水烧开,需要吸收多少热量?
(2)装满水时出水口距离底部10cm,则出水口受到水的压强多大?(g取10N/kg)
(3)电热水器中电阻R2的阻值为多大?
(4)如果在用电高峰,电热水器工作的实际电压只有198 V,此电热水器加热时的实际功率为多大?
(5)假设在用电高峰时电流做功全部用于给水加热,则烧开一壶水需要的时间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