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    )

A.盟军的参战 B.国际友人的大力支援
C.敌后战场坚持抗战 D.全民族抗战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抗日战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根据下图示意路线判断,该图应是()

A.国共对峙红军长征路线图
B.国民革命北伐战争路线图
C.抗战时期民族工业内迁路线图
D.解放战争解放军进军路线图

有历史学家感慨:“为什么工业化浪潮不是在法国之后穿过地中海而席卷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呢?是地中海太宽阔了吗?果真如此,那么为什么又能横渡大西洋而在北美生根开花?”这主要说明()

A.海洋国家比大陆国家更容易接受新事物
B.地缘是一个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因素
C.工业化进程主要发生于欧洲与美洲地区
D.制度是一个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因素

17世纪前,欧洲主流观念极力在中国与欧洲间寻找相似性:18世纪时开始建立起“中国是欧洲的对立面”的认识,这个观念一直统率着欧洲人的中国观;一战后,有个别学者提出“东方文明对于建设一个共同的世界文明的必要性甚至是主导性”的观点。由此可见()

A.中西文明在碰接中逐渐融合
B.欧洲对华评价从主观到客观
C.欧洲对华认知停留在启蒙时期
D.欧洲对华评价取决于其现实需求

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扩大了交往,从而使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生产的发展有了巨大的高涨,从那里输入的新产品,特别是投入流通的大量金银(它们基本改变了阶层之间的相互关系,沉重地打击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劳动者),冒险的远征,殖民地的开拓,首先是当时市场已经可能扩大为而且规模愈来愈大地扩大为世界市场,——所有这一切产生了历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材料“新阶段”最主要的含义是()

A.交往扩大,使欧洲市场扩大为世界市场
B.引起殖民扩张
C.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D.推动了历史的进步

恩格斯后来为《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写再版前言时承认:“这本书里所描写的那些最令人触目惊心的恶劣现象,现在或者已被消除,或者已经不那样明显。”1895年,他在最后一篇文章中说:“1848年的斗争方法,今天在一切方面都已经陈旧了。”恩格斯形成上述认识的原因是()

A.恩格斯放弃了暴力革命的原则
B.资产阶级实现了社会主义目标
C.19世纪末社会主义运动走向低潮
D.资本主义调节机制渐趋成熟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