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城市化水平为U,工业化水平为I,用I/U的比值和0.5相比较,可以判断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滞后/协调/超前)。读山东省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表,完成题。
| 指标 | 1980 | 1984 | 1988 | 1992 | 1996 | 2000 | 2004 | 
| I(%) | 50.02 | 41.14 | 44.48 | 45.49 | 47.16 | 49.69 | 56.32 | 
| U(%) | 9.47 | 12.26 | 16.32 | 28.2 | 34.94 | 36.25 | 43.5 | 
| I/U | 5.28 | 3.35 | 2.72 | 1.61 | 1.35 | 1.37 | 1.29 | 
关于山东省城市化和工业化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城市化与工业化同步发展,两者相辅相成 | 
| B.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偏差呈现缩小的趋势 | 
| C.城市化一直超前于工业化,带来了一系列城市问题 | 
| D.城市化一直滞后于工业化,城市化水平很低 | 
资料所体现的城市化发展特点,对山东省的影响有
| A.造成了城市建设步伐的超前 | B.限制了乡镇企业的发展 | 
| C.加快了农村人口的职业转换 | D.限制了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 |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气候特点为“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的地方是:()
| A.T | B.Q | C.R | D.S | 
在下图所示的几种气温年内变化和年降水量情况中,与P地相符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图中曲线表示某日(除二分日)晨线与同一经线相交点的部分变化情况。图中a为0-6时之间的某一时刻。回答下列小题。
一年内x的变化范围为()
| A.0°—23.5°之间 | B.23.5°—66.5°之间 | 
| C.66.5°—90°之间 | D.0º —90º之间 | 
若a为某一固定时刻,则一年中X值变大的时段是()
| A.6月22日—9月23日或12月22日—3月21日 | 
| B.3月21日—6月22日或9月23日—12月22日 | 
| C.6月22日—9月23日或3月21日—6月22日 | 
| D.12月22日—3月21日或9月23日—12月22日 | 
下图为“我国甲、乙、丙三地某年内的日出时刻变化曲线图”,图中的a、b、c、d、e为节气。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甲、乙、丙三地由南到北的顺序是()
| A.甲、乙、丙 | B.甲、丙、乙 | 
| C.丙、乙、甲 | D.乙、丙、甲 | 
下列关于图中信息表述正确的是()
| A.a~e节气中,相一致的是a和c | 
| B.甲、乙、丙三地中,甲地位于最东方 | 
| C.一年内,总是甲地最先看到太阳 | 
| D.三地中,丙地位于东七区 | 
下图所示的L区域,在地图上形似香蕉(彩色图上饰以欧盟的标志色一蓝色),所以,在欧洲被称为“蓝色香蕉”地带。该区域范围涉及到多个国家,是欧洲人口、金融和工业最集中的地区。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该地带成为欧洲经济发达核心地带,对其优势区位条件概括合理的是()
 ①地理位置优越,地域联系紧密,协作条件好
 ②河网密布,水能丰富,环境优美
 ③人口密集,城市集中,人力资源丰富
 ④工业基础雄厚,交通便利,体系完整
| A.①③④ | B.②③④ | 
| C.①②④ | D.①②③ | 
该地带也具有得天独厚的农业生产条件,其主要的农业类型为()
| A.大牧场放牧业和林业 | B.水稻种植业和园艺业 | 
| C.乳畜业和小麦种植业 | D.玉米种植业和渔业 | 
下图是“同一半球亚热带大陆东、西两岸沿海某地年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若曲线②位于南半球,则曲线①所示地区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
| A.东北风 | B.东南风 | 
| C.西南风 | D.西北风 | 
若曲线①表示上海,则关于曲线②所示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雨热同期 | B.河流以夏汛为主 | 
| C.典型植被是亚热带落叶硬叶林 | D.代表作物是油橄榄、柑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