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国家质检总局查处了在食品中使用“吊白块”七大案例。“吊白块”化学名称为甲醛次硫酸氢钠,违法者向食品中添加“吊白块”是为了漂白、增色、防腐、增加米面制品的韧性及口感。但人食用“吊白块”后,刺激肠道,引起过敏和食物中毒,容易致癌。已知“吊白块”是由甲醛和次硫酸氢钠反应制得:

回答下列问题:
(1)“吊白块”________(填“易”、“微”或“难”)溶于水。
(2)甲醛能使________变性凝固,所以可用其浓溶液保存动物标本和尸体。
(3)甲醛是非常重要的合成原料。纯净的甲醛在
[F3B←O(CH2CH3)2]的催化下,生成聚甲醛——一种优良的工程塑料,聚甲醛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合成聚甲醛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俄国化学家布特列洛夫在1861年首次发现在弱碱作用下,六个甲醛分子通过加成反应得到己糖,则此己糖的分子式为________。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镁及其合金是一种用途很广的金属材料,海水中镁的含量为1.10 mg·L-1,目前世界上60%的镁是从海水中提取的。主要步骤如下:

(1)为了使MgSO4完全转化为Mg(OH)2,可以加入过量试剂①,试剂①最好选用
(2)加入试剂①后,能够分离得到Mg(OH)2沉淀的方法是
(3)试剂②可以选用,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无水MgCl2在熔融状态下,通电后会产生Cl2和Mg,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若假设海水中镁元素全部存在于MgSO4中,则海水中MgSO4的含量为mg·L-1,若某工厂每天生产1.00 t镁,则每天需要海水的体积为L。

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重要的含氯消毒剂,主要用于水的消毒以及纺织品的漂白。过氧化氢法生产亚氯酸钠的操作步骤如下:
①将氯酸钠(NaClO3)和盐酸加入到ClO2发生器中;
②将产生的ClO2气体在稳定装置中用水吸收后,再加入NaOH和双氧水;
③在固体分离装置中进行分离,得到亚氯酸钠。
已知NaClO2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适当条件下可结晶析出NaClO2·3H2O,且NaClO2在碱性条件下稳定性较高。试回答下列问题:
(1)在ClO2发生器中同时有氯气产生,则在ClO2发生器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在ClO2稳定装置中,H2O2(选填序号)。
A.氧化剂
B.还原剂
C.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D.既不作氧化剂也不作还原剂
(3)在实验室模拟“固体分离装置”中的技术,必须进行的实验操作是(按实验先后顺序填写操作代号)。
A.过滤 B.加热 C.蒸发
D.分液 E.蒸馏 F.冷却
(4)经查阅资料可知,当pH≤2.0时,ClO2-能被I完全还原成Cl,欲测定成品中NaClO2的含量,现进行以下操作:

步骤Ⅰ
称取样品Wg于锥形瓶中,并调节pH≤2.0
步骤Ⅱ
向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的KI晶体,并加入少量的指示剂
步骤Ⅲ
用c mol·L-1的Na2S2O3溶液滴定,生成I和S4O62-


①步骤Ⅱ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步骤Ⅲ中达到滴定终点时的现象是
②若上述滴定操作中用去了V mL Na2S2O3溶液,则样品中NaClO2的质量分数为(用字母表示)。

A、B、C、D、E、F六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有如图所示的相互转化关系,所有反应物和生成物均已给出。

(1)若反应①②③均为水溶液中的置换反应,A、D、E均为卤素单质,则A、D、E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其中A的化学式是
(2)若B为一种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的水溶液,C是一种溶于强碱不溶于B的白色絮状沉淀,则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为
(3)若B是水,C是一种有磁性的化合物,E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有毒气体,则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
(4)若B是一种淡黄色固体,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可实现自然界中D和E的循环。化合物B的化学式为,F的饱和溶液与足量E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食盐中含有一定量的镁、铁等杂质,加碘盐中碘的损失主要是由于杂质、水分、空气中的氧气以及光照、受热而引起的。已知:
氧化性:IO3->Fe3>I2;还原性:S2O32->I
3I2+6OH=5I+IO3-+3H2O
KI+I2KI3
(1)某学习小组对加碘盐进行了如下实验:取一定量某加碘盐(可能含有KIO3、KI、Mg2、Fe3),用适量蒸馏水溶解,并加稀盐酸酸化,将所得试液分为3份。第一份试液中滴加KSCN溶液后显红色;第二份试液中加足量KI固体,溶液显淡黄色,用CCl4萃取,下层溶液显紫红色;第三份试液中加入适量KIO3固体后,滴加淀粉试剂,溶液不变色。
①加KSCN溶液显红色,该红色物质是(用化学式表示);CCl4中显紫红色的物质是(用电子式表示)。
②第二份试液中加入足量KI固体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KI作为加碘剂的食盐在保存过程中,由于空气中氧气的作用,容易引起碘的损失。写出潮湿环境中KI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将I2溶于KI溶液,在低温条件下,可制得KI3·H2O。该物质作为食盐加碘剂是否合适?(填“是”或“否”),并说明理由:
(3)为了提高加碘盐(添加KI)的稳定性,可加稳定剂减少碘的损失。下列物质中有可能作为稳定剂的是

A.Na2S2O3 B.AlCl3
C.Na2CO3 D.NaNO2

(4)对含Fe2较多的食盐(假设不含Fe3),可选用KI作为加碘剂。请设计实验方案,检验该加碘盐中的Fe2

化学实验的微型化可有效减少污染,实现化学实验绿色化的要求。某学生按下列操作做一个实验:在一块下衬白纸的玻璃片的不同位置分别滴加浓度为0.1 mol/L的KBr、KI(含淀粉溶液)、NaOH(含酚酞)、FeCl2(含KSCN)溶液各1滴,每种液滴彼此分开,围成半径小于表面皿的圆形(如图所示),在圆心处放置2粒芝麻粒大小的KMnO4晶体,向KMnO4晶体中滴加一滴浓盐酸,再立即将表面皿盖好。[已知: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

(1)e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该反应中发生反应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b处的实验现象为,d处的实验现象为
(3)c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标准状况下,当有0.224 L Cl2被NaOH溶液吸收后,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mol。
(4)通过该实验能否比较Cl2、FeCl3、KMnO4三种物质氧化性的强弱?(填“能”或“不能”),若能,其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