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春 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绝句 杜 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注】本诗作于平叛安史之乱后第二年(764年)。当时诗人客寓成都,亟思东归,因战乱道阻,未能成行。
杜甫在这两首诗中描写了春景,同中有异。
同:从描写的内容来看,都描写了浓艳的花、美丽的鸟等春景;从表现手法上看,这都运用              。异:从画面整体基调来看,《春望》描绘             的画面;《绝句》描绘了                    的图画。
这两首诗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春望》                                                                    
《绝句》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羁旅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刘方平的《月夜》,完成后面的问题。
月夜
刘方平(唐)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请解释诗句中“更深”“阑干”的意思。
“虫声新透绿窗纱”描写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诗人什么心情?

古诗歌阅读。
山寺夜起
江湜
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
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
开门惜夜景,矮首看霜天。
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
三、四两句中的“烟”有哪些特点?诗人是如何描写的?
结合全诗分析诗人“不眠”的原因。

【古诗阅读】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本诗以“春”为着眼点,抒发了诗人的感情。
诗歌第二联中“几处”“谁家”用得极其精妙,换作“处处”“家家”就没有这种效果。联系全诗,说说为什么。

【古诗阅读】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请选出下列对本诗解说有误的一项 ( )

A.这是刘禹锡的一首七言律诗。公元826年刘禹锡被罢为和州刺史,上任返回洛阳,两位诗人在扬州相逢。白居易写了《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 送给刘禹锡,刘禹锡作此诗答谢。
B.这首诗写出了诗人遭受政敌打击,长期远贬异地的愤慨不平心境,但诗人在困苦失意中并不消沉,而是以乐观豁达的心态,泰然处之,表现出坚韧不拔的意志。
C.首联写自己被弃置在巴山楚水这个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多年,饱含了诗人无限的辛酸; 颔联引用典故写归来后的感触,虽人事全非,心里却也有欣慰之感。
D.颈联一洗伤感低沉情调,尽显慷慨激昂气概。末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本诗颈联富有哲理,你从中领悟到了什么?

阅读下面这首诗
夏夜追凉杨万里(宋)
夜热依然午热同 , 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 , 时有微凉不是风。
仔细阅读诗歌中二、三两句,请你说说“时有微凉” 指的是什么?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