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下列诗句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关雎》和《蒹葭》都选自于《诗经》,两诗都是优秀的爱情诗。风格上,《关雎》篇热烈而奔放,《蒹葭》篇含蓄而缠绵。 |
B.《木兰诗》中的“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描写了艰辛的军旅生活。“传”、“照”两字描绘出战地的严冷苦寒,渲染了战斗的悲壮气氛,烘托出主人公坚毅顽强的性格。 |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描写了春风吹来后塞外梨花在雪中盛开的景象。 |
D.“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通过“争渡,争渡”的反复,表现了主人公快速划桨的急切神态。 |
下列句中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窈窕(tiǎo)淑女,君子好逑(qiú).(《诗经。关雎》)
B.手把文书口称敕(chì),回车叱(chì)牛牵向北。(《卖炭翁》白居易)
C.曲(qū)每奏,钟子期辄(zé)穷其趣。(《列子》一则)
D.当余之从师也,负箧(qiè)曳屣(xǐ),行深山巨谷中。(《送东阳马生序》宋濂)
青春正是读书时,经典名著尤其值得一读再读。下面有关《西游记》的情节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在斜月三星洞,菩提祖师给美猴王起名"孙悟空"。
B.唐僧西天取经,出发时唐太宗送给他一个紫金钵盂,作途中化斋之用。
C.沙悟净在流沙河拜唐僧为师,成为唐僧的三徒弟。
D.过火焰山时,猪八戒大战红孩儿,为最后降服红孩儿做出很大贡献。
读语段,找出表述有误的一项( )
人生有一首诗,当我们拥有它的时候,往往并没有读懂它;而当我们能够读懂它的时候,它却早已远去。这首诗的名字叫青春。
青春是那么美好,在这段不可复制的旅途当中,我们拥有独一无二的记忆。( )它是迷茫的、孤独的、不安的,还是欢腾的、炽热的、激越的,它( )是最闪亮的日子。
雨果曾经说,谁虚度了年华,青春就将褪色。是的,青春是用来奋斗的,不是用来挥霍的。只有这样,当有一天我们回首来时路,和那个站在最绚烂的骄阳下曾经青春的自己告别的时候,我们才可能说,谢谢你,再见。
A.结尾处“谢谢你,再见”中的“你”指的是“那个站在最绚烂的骄阳下曾经青春的自己”
B.“青春是那么美好,在这段不可复制的旅途当中,我们拥有独一无二的记忆。”这句话中的“那么美好”和“独一无二”两个短语结构一致
C.文中括号内可填入的关联词依次是“不管”“都”
D.“人生有一首诗,当我们拥有它的时候,往往并没有读懂它;而当我们能够读懂它的时候,它却早已远去。这首诗的名字叫青春”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耐人寻味。
读材料,找出表述有误的一项( )
A.现在使用的汉子是从甲骨文、金文演变而来的。
B.甲骨文的“春”,写作“”,表示经过了万物凋零的季节,阳光普照,种子苏醒破壳,扎根生长,林野遍布新绿。
C.汉子的构成方式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春”和“洋”两个字是形声字。
D.隶书确定了汉字以水平垂直线条为基本元素的方形结构。
下列句子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提出了一个与事实相反的假设,以江东二乔的命运影射国事,借古讽今,可见诗人构思之奇特
B.“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视觉上给人以齐整之美,听觉上给人以音乐之美
C.“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彻),影布石上”明写鱼,暗写水。整句无一“水”字,但澄澈的潭水如在眼前,是典型的对比手法
D.“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运用了白描的手法,抓住景物的突出特征,“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高度概括,宛如中国山水画,寥寥几笔,传达出景物的形与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