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经费”公开,是指政府部门人员在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招待费产生的消费向社会公开。公开“三公经费”
①是建设“阳光政府”、“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
②有利于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
③使社会主义民主进程得到充分的推进
④要求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某纺织厂从国外引进了一套自动质量检验设备。开始使用该设备的10月份和11月份,产品的质量不合格率由9月份的0.04%分别提高到0.07%和0.06%。因此,使用该设备对减少该厂的不合格产品进入市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上述论证基于以下哪项假设( )
A.9月份检测为不合格的产品中,至少有一些事实上合格。 |
B.9月份检测为合格的产品中,至少有一些事实上不合格。 |
C.上述设备检测为合格的产品中,没有一件事实上不合格。 |
D.上述设备检测为不合格的产品中,没有一件事实上合格。 |
有个叫艾克斯的瑞典人最近发明了永动机。如果这一断定为真,则以下哪项一定为真( )
A.由于永动机违反科学原理,上述断定不可能为真 |
B.所有的瑞典人都没有发明永动机 |
C.有的瑞典人发明了永动机 |
D.发明永动机的只有瑞典人 |
一个善的行为,必须既有好的动机,又有好的效果。如果是有意伤害他人,或者虽然是无意伤害他人,但这种伤害的可能性是可以预见的,在这两种情况下,对他人造成伤害的行为都是恶的行为。以下哪项叙述,最符合题干的断定( )
A.P先生写了一封试图挑拨E先生与他女友之间关系的信。P的行为是恶的,尽管这封信起到了与他的动机截然相反的效果。 |
B.为了在竞争中顺利晋升,J先生利用业余时间解决积压的医疗索赔案件。J的行为是善的,因为S小姐的医疗请求因此得到了及时的补偿。 |
C.在上班途中,M女士把自己的早餐汉堡包给了街上的一个乞丐。由于乞丐急于吞咽而被意外地噎死了。所以,M女士无意中实施了一个恶的行为。 |
D.S女士义务帮邻居照看三岁的小孩。小孩在S女士不注意时跑到马路上结果被车撞了。尽管S女士无意伤害这个小孩,但她的行为还是恶的。 |
某国自1987年申请加入欧盟,直到目前双方仍在进行艰难的谈判。从战略上考虑,欧盟需要该国,如果断然对该国说“不”,欧盟将会在安全、司法、能源等方面失去该国的合作。但是,如果该国加入欧盟,则会给欧盟带来文化宗教观不协调,经济补贴负担沉重,移民大量涌入冲击就业市场等一系列问题。
以下哪项结论可以从上面的陈述中推出( )
A.该国只有3%的国土在欧洲,多数欧洲人不承认该国是欧洲国家。 |
B.如果该国达到了欧盟设定的政治、经济等入盟标准,它就能够加入欧盟。 |
C.欧盟或者得到该国的全面合作,或者完全避免该国加入欧盟而带来的麻烦。 |
D.从长远看,欧盟不能既得到该国的全面合作,又完全避免该国加入欧盟而带来的麻烦。 |
不可能所有商品既价廉又物美。以下哪项最准确地表达了上述断定的意思( )
A.可能有的商品价廉但物不美 |
B.必然有的商品价不廉或物不美 |
C.必然有的商品价廉但物不美 |
D.可能所有商品都不能既价廉又物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