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嵊旦说:大革命后法国“社会持续动荡……工业化进程缓慢。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这说明作者
A.否定法国大革命的作用 | B.强调兴民权的重要性 |
C.强调政治协商的重要性 | D.反对大规模社会变革 |
从下图秦印封泥中能够获取的历史信息是秦朝( )
①设立左右丞相制度 ②实行分封制 ③在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度 ④廷尉由丞相直接任免
A.①② | B.①③④ | C.①③ | D.③④ |
“(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因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下列对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西周的创制”主要指实行分封制 |
B.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保持“贵族色彩” |
C.“共主”指西周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
D.“地方分权体制”指地方有较大自主权 |
“真知与常知异。尝见一田夫,曾被虎伤,有人说虎伤人,众莫不惊,独田夫色动异于众。若虎能伤人,虽三尺童子莫不知之,然未尝真知。真知须如田夫乃是,故人知不善而犹为不善,是亦未尝真知,若真知,决不为矣。”这段话体现出的思想是()
A.发明本心 | B.心即理也 | C.格物致知 | D.致良知 |
“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这首诗反映了
A.孟子的“仁政” | 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 |
C.王阳明的“心学” |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
宋明理学家倡导的 “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均以()
A.研究天人关系为核心内容 |
B.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 |
C.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为导向 |
D.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