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玉米非甜味(D)对甜味(d)为显性,非糯性(G)对糯性(g)为显性,两对基因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现有甲、乙、丙三个品系的纯种玉米,其基因型如下表所示:

品系



基因型
DDGG
ddGG
DDgg

(1)若要利用玉米非糯性与糯性这一对相对性状来验证基因分离定律,可作为亲本的组合有_____ 。
(2)现有纯种非甜非糯玉米与甜味糯性玉米杂交得F1,F1与品种①②③分别杂交,结果如下:写出上述品种的基因型:
①______  、②______  、③______  。
(3)让③与F1杂交后代中的甜味非糯自交,后代中的甜味糯性玉米占______。

杂交后代与F1交配的品种
非甜非糯
非甜糯性
甜味非糯
甜味糯性

1
0
0
0

3
3
1
1

3
0
1
0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为研究淹水时KNO3对甜樱桃根呼吸的影响,设四组盆栽甜樱桃,其中一组淹入清水,其余三组分别淹入不同浓度的KNO3溶液,保持液面高出盆土表面,每天定时测定甜樱桃根有氧呼吸速率,结果如图所示。

请回答:
(1)细胞有氧呼吸生成CO2的场所是__________,分析图中A、B、C三点,可知________点在单位时间内与氧结合的[H]最多。
(2)图中结果显示,淹水时KNO3对甜樱桃根有氧呼吸速率降低有________作用,其中________mmol·L-1的KNO3溶液作用效果最好。
(3)淹水缺氧使地上部分和根系的生长均受到阻碍,地上部分叶色变黄,叶绿素含量减少,使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的[H]和__________减少;根系缺氧会导致根细胞无氧呼吸增强,实验过程中能否改用CO2作为检测有氧呼吸速率的指标?请分析说明________________。

如图1表示某生物(基因型为EeFf)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图2表示该生物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字母E、e代表染色体上的基因)。图3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可能的染色体数和染色体中DNA分子数目。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1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CD段变化发生在________期。
(2)图2中,甲细胞中含有________个染色体组,甲所示细胞分裂的前一阶段,细胞中染色体排列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2中,乙细胞处于图1中的________段,对应于图3中的________。
(4)图2中,丙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请仔细观察丙细胞内染色体上的基因,分析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面甲图表示某植物的部分细胞结构和相关代谢情况,a—f代表O2或CO2,乙图表示20℃时光照强度对该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以测定的CO2吸收量与CO2释放量为指标),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c___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表示葡萄糖的去向,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乙图中的B点,甲图a—f过程可以发生的是________________,C点可以发生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光照强度处于图乙的C点时,叶绿体内ATP移动的方向是。乙图D点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量是呼吸消耗量的___________倍。
(3)适当提高CO2浓度时则D点将___________移动。

图1表示萌发小麦种子中发生的相关生理过程,A~E表示物质,①~④表示过程。图2表示测定消毒过的萌发的小麦种子呼吸商(呼吸商指单位时间内进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量与吸收氧气量的比值)的实验装置。请分析回答:

(1)图1中,催化过程①②的酶存在于细胞的________中,物质E表示________。
(2)假设小麦种子只以糖类为呼吸底物,在25℃下经10 min观察墨滴的移动情况,如发现甲装置中墨滴不动,乙装置中墨滴左移,则10 min内小麦种子中发生图1中的________(填序号)过程;如发现甲装置中墨滴右移,乙装置中墨滴不动,则10 min内小麦种子中发生图1中的________(填序号)过程。
(3)为校正装置甲中因物理因素引起的气体体积变化,还应设置一个对照装置。对照装置的大试管和小烧杯中应分别放入________________。

重金属离子会导致蛋白质分子变性,为探究铜离子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某同学进行了实验,实验步骤如下。请回答:
(一)实验步骤
①取两支洁净的试管,编号A、B,A管加入1% CuSO4溶液和pH6.8缓冲液各1mL,B加入各1mL。
②往两支试管各加入1%淀粉溶液1mL。③往两支试管各加入1%淀粉酶溶液1mL,入37℃恒温水浴(或适宜温度下)保温一段(适宜)时间。④取出试管,各加入1%碘溶液3滴,观察颜色变化
(二)讨论与分析
(1)实验中设置B管的目的是,“实验步骤”中B加入应为
(2)两支试管最可能的实验结果是A管色,B管色。
(3)实验中加入缓冲液的作用是
(4)有同学提出由于CuSO4溶液呈蓝色,用上述步骤的检测方法可能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请你提出另外的一种结果检测方法并预估实验结果。
①检测方法:取出试管,各加入斐林试剂1mL,60℃恒温水浴2分钟,观察颜色变化。
②预估结果:A管:_____________;B管: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