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参加和会的代表说:“我们初来巴黎时,对即将建立的秩序满怀信心;离开时,则已觉悟,新秩序不过是比旧秩序更加纠缠不清。”他所说的“新秩序”指
A.维也纳体系 | B.华盛顿体系 |
C.凡尔赛体系 | D.雅尔塔体系 |
某教科书以“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为题,叙述美国建国时期的制度创新。在人类政治文明长河中,美国1787年宪法的创新之处首推
A.建立统一的联邦政府 | B.全体官员由选举产生 |
C.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 | D.白人享有全部选举权 |
由手立场观点的不同,人们对历史事件的解释或评价往往会有差异,甚至截然相反。如对哥伦布远航美洲就有不同的解释和评价。下列哪一种说法最能体现欧洲殖民主义者的立场?
A.发现了“新大陆” | B.开辟了“新航路” |
C.证实了“地圆说” | D.找到了“无主地” |
下图是1949—2008年中国与外国建交情况曲线图。在下列各项中,建交最高峰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新中国在万隆会议上赢得尊重 | B.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C.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 | D.文化大革命扩大中国的政治影响 |
“胜利到来的当时,我们喘一口气,情不自禁地在心头描画着三五年后可能实现的个小康时代。……但是胜利的欢呼闪电似的过去了,接着是一阵阵闷雷响着。这个变化太快了,幻灭得太快了。”(朱自清语)这说明当时人们的愿望是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 B.“要和平,争民主” |
C.“还我河山,守土抗战” | D.“打倒列强,除军阀” |
1900年,桓台县苗世厚四兄弟离开故土到济南泺口经营粮食贸易,十多年的时间就发展为有钱有势的巨商,奠定苗氏集团的基础。苗氏兄弟得以发财致富的原因不包括
A.清政府放宽对工商贸易的限制 | B.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 |
C.西方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 D.“洋务救国”思潮的推动 |